屠城命令!
屠殺數十萬高句麗人!
這件事情,楊銘想了很久才去做的。
因為屠城給楊銘帶來的好處太多了。
第一,可以拉眾將領下水,讓眾將領不得不投靠他。
第二,可以收攏數十萬隋軍的軍心,有利於以後掌控這數十萬大軍。
第三,可以震威各路反賊,高句麗,大隋周邊小國。
當然壞處也是有的。
那就是自身的名聲,以及朝堂世族,勳貴對他的彈劾。
可是壞名聲,也是名聲啊!
至於朝堂世族,勳貴對他的彈劾,反正斬殺李淵,郭榮之後,他們也會彈劾他的。
再說他也沒有打算拉攏朝堂世族,勳貴,他們的彈劾,他也不在乎。
只要把楊廣那裡搞定就好了。
而搞定楊廣太簡單,一句話就可以搞定,那就是‘寇可往,吾亦可往’。
意思也很明白。
既然高句麗可以殘殺大隋的降兵,他為什麼不可以屠城呢!
按照他對楊廣的瞭解。
楊廣一定不會怪罪他,說不定還會誇獎幾句呢!
可楊銘的想法,眾將領不清楚。
眾將領只是覺得楊銘太過殘暴,狠辣。
尤其是宇文述。
他身居高位,太清楚這次屠殺帶來的影響力了。
原本還想勸解楊銘幾句。
只是沒有想到楊銘直接提起一徵高句麗,慘死的數十萬隋軍。
這讓宇文述一怔,隨後連忙拱手說道。
“殿下,老臣不敢忘記數十萬將士的亡魂,只是老臣擔憂朝堂之上的朝臣彈劾殿下。”
大隋在高句麗損失數十萬兵馬,慘敗在高句麗。
這件事情誰敢忘記。
哪怕真的忘記了,或者不在乎,但誰又敢說出來。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況是一些朝臣呢!”
楊銘聞言面色凌厲,語氣冰冷的說道。
他記憶覺醒這三個月一直都在提升自己的武力,並沒有太過關注朝堂的情況。
可如今看見宇文述這麼顧忌朝堂的朝臣。
不,應該說宇文述這麼顧忌世族,勳貴。
他覺得自己應該把這些世族,勳貴重視起來。
宇文述聞言沒有說話。
什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他可不敢這樣說,也不敢這樣做。
如今的天下還是楊廣的天下,還是大隋的天下。
雖然各地爆發了農民起義,五姓七望也蠢蠢欲動。
可大隋的實力還在,國力還在。
現在跳出來造反,那就是找死,起碼他宇文家沒有這個本事和實力。
“朝堂之上,你們不需要擔憂,有本殿下在,本殿下會給父皇說的。”
楊銘面色冷漠的掃視了一眼眾將領,隨後把目光停留在裴仁基身上,繼續說道。
“裴護軍,你現在給本殿下彙報一下大軍傷亡情況?”
楊廣返回洛陽的時候給他留下了三十三萬大軍,來護兒帶走了三萬水軍。
他還有三十萬大軍。
如今這三十萬大軍經過遼水河畔,遼東城兩場戰役,還有多少,他還真的不清楚。
“殿下,此戰左武衛戰亡三千,重傷二百六十人,右武衛戰亡二千八百人......”
裴仁基聞言,站起身來,把各軍的傷亡情況一一彙報出來。
戰亡將近四萬人,重傷數千人。
一戰折損了四萬多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