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弱婦孺,亦是在屠殺的行列之中。”
“這完全就是為了洩私憤,甚至殺人玩樂!”
“此等有違天和,傷天害理之事,人神共憤!”
“其三,無視國法,昨日斬殺禮部侍郎盧高遠,派兵屠殺唐國公府。”
“此等行為完全就是無視國法,無視陛下,無視朝廷。”
......
“臣請陛下降罪三殿下,以鎮民心,以鎮國法!”
話音剛落,又有四五位言官站出來說道。
“臣請陛下降罪三殿下,以鎮民心,以鎮國法!”
“臣請陛下降罪三殿下,以鎮民心,以鎮國法!”
......
一時間,朝堂上寂靜無比。
只剩下十幾名言官請求陛下降罪楊銘的聲音在迴盪。
面對言官們的請求。
楊廣首先用眼睛掃視了一下,下方的百官,他想看看這些人是什麼表情。
可這些人都沒有什麼表情。
哪怕是楊銘都沒有什麼表情,好似這些事情和他沒有一點關係一下。
看到這裡。
楊廣笑了,他原本以為楊銘第一次上朝會不適應,可結果比那些老狐狸都沉得住氣。
“諸位愛卿聽聞有何見解?”
楊廣也不再觀察眾人了,而是直接開口問道。
“臣等請陛下聖裁!”
百官們異口同聲的說道。
楊廣聞言微微的皺了皺眉頭,突然剛剛明明暗示了宇文化及,來護兒,裴鉅等人。
可是這些人都好像沒有看見似的。
楊廣明白,這些人是不願意參與楊銘和世族,勳貴的爭鬥。
於是楊廣只能讓楊銘下場了,他總不能自己下場去幫楊銘吧。
“銘兒,眾言官的話,你可聽清楚了,你還有何話可說?”
楊銘聞言,上前幾步,拱手說道:“父皇,兒臣當然有話可說。”
說到這裡。
楊銘轉頭看向最先開口的言官,用手指著他,繼續說道。
“父皇,此人可殺,他竟然想用莫須有的罪名來汙衊兒臣。”
“唐國公李淵,故意拖延大軍糧草,導致大軍停滯,軍心不穩。”
“按律當斬!”
“左侯衛大將軍郭榮,怯戰,畏戰,導致乙支文德逃跑,軍心不穩。”
“按律當斬!”
“高句麗去年屠殺我大隋數十萬將士,兒臣如何舍殺不得?”
“遼東城已被高句麗改成聚兵之城,城內俱是高句麗士卒。”
“兒臣下令屠城,亦是要削弱高句麗兵卒,有何錯?”
“什麼濫殺,什麼屠殺高句麗老弱婦孺,什麼洩私憤,什麼殺人玩樂等等都是莫須有的。”
說到這裡。
楊銘再次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
“兒臣昨日凱旋而歸,唐國公府四公子李元吉就帶領刺客當街刺客兒臣。”
“這是什麼行為?”
“在大軍凱旋,在洛陽城,唐國公府四公子李元吉就敢當街刺殺大隋皇子?”
“唐國公府眼中可有國法,可有皇權。”
“此等無法無天之事,眾言官竟然絲毫不提,單單提及兒臣屠殺唐國公府之事。”
“兒臣有理由懷疑,此言官是唐國公府之人,刺殺兒臣之事也定然和此人有關。”
“兒臣請父皇給兒臣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