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明顯是有人故意透露給蕭皇后的。
蕭皇后,南蘭陵郡人,梁武帝蕭衍後代,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母為張皇后。
蕭皇后婉順聰慧,知書達禮,隋朝建立後,成為晉王楊廣正妃。
她精通醫術,頗知占候,深得隋文帝夫婦歡心和丈夫楊廣寵愛,為楊廣奪嫡立下汗馬功勞。
因為深得楊廣寵愛和敬重,面對楊廣執政失德,多次婉諫無果。
隨後宇文化及發動江都之變,楊廣遇弒身亡。
蕭皇后帶領幼孫和皇室諸女,輾轉於宇文化及,竇建德之處,跟隨義成公主前往東突厥,擁立隋煬帝之孫楊政道為主,定居於定襄。
直到大唐建立,李靖攻滅東突厥後,迎接蕭後迴歸長安,居於興道里。
享年八十一歲,以皇后之禮同楊廣合葬揚州,諡號為愍。
這是一位不弱於歷史中任何一位皇后的女子,也是一位悲情的皇后。
可因為楊銘的到來。
蕭皇后的未來已然改變了。
哪怕是楊廣身死,蕭皇后還有楊銘可以依靠。
“皇后,你告訴朕,你是如何知曉此事的?”
楊廣沒有回答蕭皇后的話後,而是微微的皺了皺眉頭,問道。
皇宮是他的底線。
如果有人在他的皇宮興風作浪,那麼他定然會讓所有人知曉。
什麼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陛下,臣妾是聽暕兒說的。”
“剛剛暕兒告訴臣妾,銘兒遇刺了。”
“這行刺銘兒的人就是唐國公府的四公子李元吉,他是為父報仇的。”
蕭皇后聞言,沒有絲毫隱瞞的說道。
她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她這話讓楊廣暴怒到了什麼程度。
其實這都是因為楊暕害怕了。
齊王楊暕也不是真的要楊銘死,他就是準備挑起楊銘和世族,勳貴的爭鬥。
這樣世族,勳貴就不會支援楊銘。
而他就可以完全的得到世族,勳貴的支援。
在他看來,只要世族,勳貴支援他,那麼太子之位就是他的。
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有人利用了他。
因為這次刺殺有兩撥人,一撥是房屋上射箭的人,一撥是李元吉帶的人。
房屋上射箭的人不是齊王府的人。
李元吉帶的人才是才是齊王府的人。
大軍凱旋,當街刺殺大軍主將,只要是個正常人都做不出來。
因為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齊王知道這一點,他就是利用李元吉挑起楊銘和世族,勳貴之間的爭鬥。
不是真的要殺楊銘。
李元吉帶的人根本就近不了楊銘的身,也給楊銘造不成什麼傷害。
而房屋上射箭的人,才是真正想要楊銘性命的人。
“逆子,這個逆子!”
“他到底想幹什麼?”
楊廣聞言徹底的暴怒了,在蕭皇后面前就開始破口大罵了。
這個時候蕭皇后也反應了過來。
她也知道楊廣為什麼問她怎麼知道楊銘遇刺的訊息了。
這明顯是楊銘遇刺的訊息還沒有傳來,可她卻知道了。
而且還是楊暕告訴她的。
楊暕怎麼可能提前知道楊銘遇刺的訊息。
要不就是楊暕派人監視楊銘,要不這件事情就是楊暕做的。
想到這裡。
蕭皇后面色蒼白,後退了一步,被侍女扶住之後。大聲說道:“來人,讓暕兒,銘兒立刻進宮來見本宮!”
她要問清楚,她不相信自己的兒子會自相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