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朝堂分為四大勢力。
這四大勢力分別:楊廣的帝黨,關隴集團,山東世族,齊王楊暕。
帝黨,如:來護兒,薛世雄等忠於楊廣的將領,朝臣。
關隴集團,如:靠山王楊林,宇文家等等,手握兵權的勳貴。
山東世族,如:五姓七望等百年世族,他們掌控很多物資,以及控制大隋輿論。
齊王楊暕:身為齊王,有開府儀同三司,有自己的兵馬,臣子。
四方勢力中。
楊暕的實力是最弱的,楊廣的實力是最為強大的。
可楊廣登基之後一直都在打壓關隴集團,五姓七望。
手段雖然凌厲,但做事太過激進。
在加上一征伐高句麗慘敗,讓大隋損失數十萬兵馬。
這讓關隴集團,五姓七望都蠢蠢欲動了。
剛好這個時候,各地有爆發農民起義,於是關隴集團,五姓七望就在背後操控起來。
如今大隋已經有了大亂的苗頭,一個不好就是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時代了。
歷史中,楊廣也做準備,那就是準備滅亡高句麗,攜滅國大勢,碾壓一切。
可惜的是他沒有成功,也想的過於簡單。
因為大隋真正滅亡的原因,並不是什麼農民起義。
而是皇權,關隴集團,五姓七望之間的利益爭鬥。
可如今這個局勢要改變了。
因為楊銘出現了。
他先是打敗了高句麗,隨後有剿滅了楊玄感叛軍。
還控制著遼東,以及遼東大軍,他已經是一個可以影響天下大勢的存在了。
這樣的存在,關隴集團,五姓七望是不允許出現的。
所以世族,勳貴必須要打壓楊銘。
而楊銘作為一個知曉歷史走向的人,他很清楚想要改變大隋滅亡的結局。
那就要徹底的威壓關隴集團,五姓七望,滅亡或者削弱關隴集團和五姓七望。
這就讓楊銘和世族,勳貴徹底的對立起來。
雙方的爭鬥在楊銘出現洛陽城門就已經開始了。
此刻那些圍在楊銘身邊的官員,大部分都是唐國公府,齊王府的官員。
亦是世族,勳貴控制的官員。
這些官員就是準備發難楊銘的官員,這也是世族,勳貴給楊銘的下馬威。
“三殿下,下官是禮部郎中李玉,趙郡李氏出身,下官想問三殿下。”
“三殿下在遼東斬殺唐國公李淵,左侯衛大將軍郭榮,下令屠城,屠殺數十萬人可是屬實?”
李玉表面上很是恭敬,可是語氣充滿了質問,很明顯就是來找楊銘麻煩的。
而且他說話很有技巧。
他問楊銘這些事情是否屬實。
如果楊銘說實屬,那麼這些被楊廣壓下來的事情就又會成為楊銘的名聲汙點。
可要是楊銘說不屬實,那麼他在遼東的戰績就會被認為是假的。
這一點,在場的官員都看的明白。
這些官員也知曉唐國公府,齊王府開始對楊銘發難了,或者說,世族,勳貴開始對楊銘發難了。
在大軍凱旋,百官迎接的時候發難楊銘。
這根本就沒有給楊銘一點面子,也沒有給楊廣一點面子啊!
楊銘這要是應對不好。
楊廣為楊銘準備的揚名場面就會變成一個笑話了。
此刻百官都看向了楊銘。
他們都想知道楊銘會如何應對。
“唐國公李淵,故意拖延大軍糧草,導致大軍停滯,軍心不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