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六於部,這是契丹八部之一。
契丹八部分別是: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鬱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
在草原大戰之前。
契丹只是一個鬆散的聯盟,因為契丹八部各部都有一個首領的,也是各自過各自的。
可在草原大戰中,契丹首領咄羅整合了契丹八部,讓契丹八部融合在了一起。
不過如今的契丹,契丹八部之前的首領還是有一定的威望的。
契丹這個名字,最早出現於《魏書》。
根據其記載,契丹族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源出東胡系的鮮卑族。
契丹和庫莫奚(即奚族)同屬鮮卑宇文部。
東晉建元二年,前燕主慕容皝北攻宇文部,宇文部首領逸豆歸走死漠北,契丹和庫莫奚兩個部落也被擊潰。
北魏登國年間,庫莫奚相繼被北魏所破,於是契丹又同庫莫奚“分背”。
史書上的記載為:“契丹國,在庫莫奚東,異種同類,俱竄於松漠之間。”
而契丹內部的傳說,契丹最初僅是一個由“白馬”和“青牛”兩個氏族組成的草原小部落。
其首領為奇首可汗。
其後該部落發展繁衍,形成了八個部落,這八個部落的首領都是奇首可汗的兒子。
但不管如何。
如今的契丹是有契丹首領咄羅在掌控。
而契丹八部之一的吐六於部將領說的話,也是契丹首領咄羅有所擔憂的。
契丹首領咄羅的確是真的投靠效忠楊銘的,可楊銘是不是真的準備接納他。
這一點契丹首領咄羅是猜不到的。
可如今契丹首領咄羅只能上了楊銘的戰船,想下船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契丹首領咄羅只能一路都到黑了。
再說此刻的契丹首領咄羅也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了,他只能聽從楊銘的命令。
所以他在聽見契丹八部之一的吐六於部將領的話後,就直接開口說道。
“大隋三皇子在草原上名聲,都是高句麗人傳播的,不可信。”
“大隋三皇子在高句麗做的事情,你們也知道,高句麗人恨透了大隋三皇子。”
“所以高句麗人是不會說大隋三皇子的好話的。”
說到這裡。
契丹首領咄羅故意停頓了一下,然後目光掃視了一眼在場的眾人,隨後繼續開口說道。
“至於說你們不信任大隋三皇子,擔憂大隋三皇子會在草原聯軍和大隋戰爭之後放棄我們契丹。”
“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畢竟哪怕草原聯軍和大隋戰爭結束之後,大隋三皇子還是留在幽州的。”
“而按照大隋三皇子的性格,你們認為他會放過突厥,放過突厥可汗始畢嗎?”
契丹首領咄羅沒有說什麼大話,也沒有許諾什麼,他說的都是部落的眾將領,眾貴族瞭解的一些事情。
畢竟契丹領地靠近遼東,部落的眾將領,眾貴族對楊銘多多少少都是瞭解的。
尤其是楊銘在高句麗做的一些事情,他們是非常清楚的。
而且從楊銘做的一些事情上,他們也知道楊銘的性格,那就是強勢,狠辣,不吃虧。
這次突厥可汗始畢組織草原聯軍攻打幽州,絕對是把楊銘得罪死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