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要開肝了,有一起的嗎?我們集合一起,數千個醫學生,一起開始研究,十個小時內,研究出一個藥物雛形!給我們正名!”
“我來!誰說我們這些遊戲宅不懂親情的?我當初奶奶去世了,我就哭了好久(淚目),大佬‘混元霹靂手’相處了一百多年,已經是真正的親人了,那種迫切的心情我能體會。”
“我們學醫的,都懂生離死別的難受!不然,也不會從事這一項神聖職業了。”
“兄弟們,讓他們瞧瞧我們學醫的厲害!!大家口號喊起來:我輩醫學生,何惜一戰!”
“我輩醫學生,何惜一戰!”
“我輩醫學生,何惜一戰!”
一群人熱血沸騰。
“你們不尬嗎。”
“你們這些學醫的人都好騷啊,怎穿著品如的衣服?(你好騷啊.jpg)”
很多人忍不住吐槽。
“哈哈哈!你們就是羨慕我們學醫的,根據我的估計,下一個‘三測’,不是寫生物學進化論文了,而是寫醫學論文了,該我們登場了!”
短短一個小時,無數醫學生,就拿出了之前學醫都未曾有過的狂熱,到自己學校的圖書館,對比植物結構資料,探查藥性,相互談論。
頓時,學校圖書館,市圖書館,擠滿了學生。
圖書館的忽然熱鬧,又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一些地方電視臺出現了專家教授,又開始猜測起來,正義言辭道:
“伴隨人們的生活條件優越,不少人們開始追求精神知識的滿足,這是一個好現象,可能是因為最近的《孢子進化》引發的學習熱,至於為什麼專門借閱最難懂的醫物藥劑學?當然是除了生物進化學外,醫科生物藥劑學這門高深學科,最具備挑戰性!”
這一幕,似曾相識。
旁邊的主持人這次機靈了,連忙打斷了這一位教授,提出自己的猜測,“袁專家,你說有沒有可能,又是因為那一個國民級學習類沙盤休閒遊戲《孢子進化》引起的呢?”
“自然不可能。”
袁教授微微一笑,滿是得意。
他這一次,可是做足了功課,對於這一款遊戲有了全面瞭解,洋洋灑灑的高談闊論,“眾所周知,這是一款學習進化論的休閒沙盤遊戲,主打‘物種演化’,十分有趣,但與醫學關係不是很大,自然是沒有可能。”
可是很快,他又被打臉了。
因為在電視節目裡,很快就有現場記者,開始採訪一個個正坐在椅子上,刻苦學習的大學生。
其中一個頭戴“戰”字紅巾的熱血學生表示,一臉奮鬥,“這個頭上的紅巾,是我在當初考研奮鬥時戴的!我現在卻沉迷玩遊戲,鬆懈太多,都掛掉很多科了想不到現在又戴上了戰鬥頭巾,重新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學習奮鬥歲月。”
“請問你為什麼重新.”
“當然是因為《孢子進化》啦,它使我重新熱愛學習!”
記者:“.”
她又採訪了另外一個知名醫科大學生。
這一位醫學生十分高冷,撇她一眼,繼續低頭看書,只是隨便飈了一句,“我輩醫學生,何惜一戰?請不要浪費我的時間——玩遊戲,我是認真的!”
嗯???
頓時,電視前的全部人都驚呆了。
無數專家:“????”
這個遊戲不是玩進化論嗎,怎麼現在忽然就學醫了?!
難不成,這個遊戲又開闊新業務了?
之前,這個現象級遊戲,就是學習使我快樂,學習“進化學知識”,現在開始調轉苗頭,學習“醫學知識”了?
“這是個好遊戲啊。”
“如果我沒有猜錯,這個遊戲,以後,要一個個學科都要學遍,先從生物進化學,然後再到現代醫學,接下去,可能就是化學,物理學了.”
“太厲害了我的遊戲!不愧是每個人六十萬的學習資源,這個遊戲簡直是三千萬祖國花朵幼苗的成材希望,我的兒子不爭氣啊,不能玩這個遊戲。”
無數家長父母,投來讚許的目光。
一瞬間,一則“孢子進化,開闊第二醫學知識,引發全民學醫狂潮”登陸了熱搜頭條,引起了無數全民的熱議,再次成為國民現象級遊戲。
“兒子,你看,你看!不好好好學習,你連玩遊戲都玩不了!”
“你個廢物,平常那麼愛玩遊戲,現在連個遊戲都不會玩!都入不了門,以後長大了能有什麼出息?”
“女兒,別整天就知道化妝,不平常好好學習,現在還不會玩遊戲,你以後,當得了高材生嗎?能出人頭地嗎?只能到工地板磚了!”
父母們在電視前痛心疾首,指著鼻子,戳著脊樑骨,罵自己的兒女們不爭氣。
以前,父母們都以玩“遊戲”為恥辱。
但現在這個《孢子進化》太過硬核,導致無數父母們瘋狂稱讚,大家以能自己的兒女們能玩到這款遊戲為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