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間混幾年

第60章 楊默給出來的建議

看著張主任沉思的模樣,楊默補充一句:“按理來說,這種食品加工廠雖然也涉及到了一些上下游產業環節,但卻不夠長,在沒有做出足夠體量之前,也談不上什麼真正的影響力,就更別提衍生出來的定向就業崗位了……但那是因為目前國內的絕大部分食品加工廠走的是tob的路線……如果走的toc的模式,那就截然是兩碼事了……準確的說,是變種的f2b2c模式!”

tob?

toc?

f2b2c?

那是什麼東東?

第一次聽說這幾個名詞的張文順瞬間一臉懵逼,全然不懂這是什麼意思。

驚覺自己說順嘴了的楊默趕緊給這死胖子補補課,用最簡單的話告訴他什麼是tob,什麼是toc,什麼又是f2b2c。

在這個話題上足足浪費了十分鐘後,楊默才重新迴歸正題:“之所以選這個專案作為實驗點,第二個原因就是……資金變現能力最快,初期賬面效益曲線最漂亮,也更容易用資料說服公司在短期內推動後續的套期保值專案!”

“還是那句話,我們一定要趕在今年年底之前儘可能地收編足夠多的優質民企和鄉鎮企業……等過了這個風口,要想這麼近乎零成本地把這些企業納入囊中,那就難了!”

而張文順則是聽的目瞪口呆。

資金變現能力最快?

初期賬面效益曲線最漂亮?

就這麼一個隨處可見的小食品加工廠?

你小子……確定沒在糊弄我?

楊默見狀,想了想,儘可能地用直白的話耐心解釋道:“主任,從單體經營運作的角度來講,其實最有價值並不是新增一個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又或者利潤豐厚的專案……畢竟這意味著需要追投大量資金,人力配置也需要重來,而且更意味著不可控的市場風險和競爭威脅。”

“但對應的,對於任何一個經驗豐富的經營者來說,那種【去庫存】,尤其是能夠利用現有的產品、工人、技術、生產線、供應鏈去消化現貨庫存的專案,那才是真正好專案——這種專案不但不需要增加額外的開支,還能夠迅速把負債變成盈利,而且賬面資料上的週期增長曲線驚人,不懂行的人看了絕對會嚇一跳。”

“當然,如果這種【去庫存】的專案,還能透過規模效應來壓低運營成本、增加收益,源源不斷地將雪球滾的越來越大,那無疑就更完美了——從投資的角度來說,這種專案帶來的價值頂的上十個同體量的純現金收益專案!”

張文順聽的似懂非懂,隱約明白了什麼,卻又不是很明白,正當幾番猶豫下,想要不恥下問時,楊默卻彷彿沒有看出他的疑惑,自顧自地說下去:“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案作為切入口的第三個原因……主任,還記得前兩天我向你申請了筆資金用於背景調查的事情麼?”

張文順一愣,然後下意識地點了點頭,心說記得啊,可這不明擺著是伱小子過完年沒錢了,打算假公濟私地花差花差麼……對了,到時候可別忘了找點發票補過來。

楊默見狀,略有些心虛地咳了咳:“主任,我之前說過,雖然因為當下的特殊環境,咱們收編這些主動交公的企業並不需要直接付出什麼代價,但實際上,要想以後不剩下一堆爛攤子,咱們必須按照正規的投資邏輯去篩選這些專案。”

“說句主任你不愛聽的話……在絕大部分外行人的眼裡,投資或者融資無非是一個【錢】的問題罷了,提及這個問題,大夥眼睛裡往往只盯著那串數字……但我很認真地告訴你……這是一種極為膚淺的看法,甚至是極為錯誤的觀念……如果公司班子都用這種膚淺到連蚊子都夾不住的眼皮汪子去進行後續的套期保值專案,我敢打賭,投一百個也成不了一個!”

聽到楊默的語氣帶有冷厲,張文順立即認真了起來“小子……怎麼說?”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