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無形資產評估權真的被剝離到財務科的話,不出意外,這個由某個空降人員主導的小組就能逐漸擺脫一些規則束縛,然後憑藉著強大的隱形資源,迅速能成為人人矚目的新貴部門。
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一切順利,副組長這個職位,已經不僅僅是代表著實權二把手和唾手可得的副科職級了,更是一股能送人直上青雲的清風。
楊默聞言,卻只是笑了笑,然後將鐵鍋頓到了灶臺上:“大體情況我已經瞭解了,所以……你今天來找我,是想讓我幫你合計什麼事?”
穆麗雅見狀,有些失望,卻也沒死纏爛打,而是用玉石般的纖纖玉指將竹篩裡的羊肉一塊塊地拈進鐵鍋:“其實你也猜出來了,現在東風已至,唯欠俱事……我這次找你,是想合計合計,外貿出口這邊下一步該怎麼走。”
下一步該怎麼走?
楊默詫異地看著穆麗雅:“你不都已經打通北方航線了麼,那邊什麼東西緊俏,你還能不知道……這年頭的外貿,說白了就是個搬運工,人家稀罕什麼你賣什麼過去不就成了?”
穆麗雅不滿地看著他:“虧你之前還說把我當朋友,現在又在跟我裝傻充愣?”
似乎嫌棄這貨手藝太糙,完全不懂得手抓羊肉的精髓,穆大小姐將灶火調小了一些,這才繼續說道:“北方那條線的情況你不可能不知道,那邊只能以貨易貨……而雖然不能明說,但我這邊交換過來的貨大部分無法在市面上流通,只能在國內走統一定向收購……偏偏咱們國內的程式繁雜,要想完全回款,至少也是半年以上起……就這,還不敢保證能把所有款項回完。”
說到這,穆大小姐嘆了口氣:“實話實說,這條線雖然無論如何也要維持下去,但就純粹的商業價值而言,這條線卻並不合格,所以……我在想,要不要嘗試一下東北亞地區那邊的路線。”
楊默秒懂。
其實自從穆麗雅第一次告訴他要走北方線的時候,他就隱約猜到這位大小姐搞那些酒水的目的了……這並不奇怪,這種化整為零的撿漏小動作在這個年代很正常,而且明暗都有,尤以東北和沿海省份為甚,身為央企中的富家子,又臨近出海口,要是東營指揮部那邊就這麼安安靜靜地看著,那才是要挨板子的事情。
之所以穆大小姐有些瞧不上北方那條線,打算朝東北亞伸手,也完全可以理解……北方那條線或許對於普通倒爺來說,是一條足以令人瘋狂的發財之路,但對於真正有資源的玩家來說,卻無異等同於雞肋。
況且不同圈層的遊戲執行邏輯全然不一樣,對於普通玩家來說,“關係越用越硬,人脈越用越廣”或許是句真理,但對於高階玩家來說,一條高質量的人脈往往只有使用一次的機會……既然只有使用一次的機會,那自然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想了想,楊默問了一個看似不怎麼沾邊的問題:“東北亞那邊倒是塊肥肉,不過……連結那邊的資源,是你們家裡面的,還是別人的,是公線還是個人線?”
穆麗雅看向楊默的眼神裡又多了一絲欣賞:“是別人的個人線,而且是南洋線,但是因為家裡的緣故,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因果也能上車……事實上這也是我有些打鼓的地方,畢竟像這種情況,基本上就是按照市場規則來運作了,拼的就是產品力,那些關係什麼的,大多數情況下並沒有多大幫助。”
個人線?
意思就不是走補償性貿易單或者置換型貿易單囉?
而且還是南洋線……
雖然八十年代是南洋華僑支援建設祖國的第二波高峰期,但因為一些歷史緣故,這些華僑普遍要更謹慎一些,像穆大小姐的這種情況,人家或許會因為一些情感傾向給予你上車的便利和幫助,但真到了見真章的時候,還是得靠成績說話。
理解地點了點頭,楊默掃了掃穆大小姐空蕩蕩的雙手,有些奇怪的看著她:“資料呢?”
穆麗雅一愣:“什麼資料?”
楊默翻了個白眼:“你打算重組的那些企業的資料啊……沒資料我怎麼幫你參考和勾選?”
穆麗雅抿嘴笑了笑,歪頭看著他:“你不是跟瑩瑩提過一個概念,叫做先市場再工廠麼……所以,我今天過來,就是想聽聽你有什麼想法沒有……等有了一個相對明確的目標,我再去劃拉重組物件……你放心,既然王總答應了給我鬆口子,名正言順下,就可以特事特辦,這點事情就不算事!”
嘶~!
楊默聞言,倒抽一口涼氣。
具象了目標再去推動重組,而且還是特事特辦?
這兩句話乍聽起來平平無奇,但放在當下這個遍地國企的大環境下,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里面究竟蘊含了多大的能量。
這位大小姐夠牛叉的啊!
捕捉到楊默眼中的驚疑,穆麗雅笑吟吟地看著他:“當然,朋友有通財之誼,如果咱倆能合計出一個相對靠譜的計劃,那我也不能小氣……在我那邊的框架下,儘可能地幫你劃拉出一支第三方冷鏈運輸車隊怎麼樣?”
!!!!
楊默一臉驚駭地看著眼前的美女。
穆麗雅見狀,卻是不以為意地笑了笑:“楊默,我一直都說,作為最起碼的尊重,請你不要把別人都當成傻子……我雖然始終沒完全搞清楚默默百炸專案裡有什麼巨坑,但基於這個專案現有的運營情況和已知的發展規劃來看,冷鏈運輸絕對是最大的制約因素之一。”
“或許,一支上規模的第三方冷鏈車隊無法左右這個專案的死活,但最起碼……等你需要出手的時候,這麼一支生力軍,能夠幫你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不是?”
看著一臉篤定的穆大小姐,楊默苦笑著搖了搖頭……果然,不管什麼年代,這世界上厲害的人都一抓一大把。
想了想,楊默開口問道:“三個月內,至少100輛廂式冷鏈車,控溫技術不需要很先進,能正常運輸凍品就行了……所屬單位可以是一家混改制民企,也可以是一家混改制鄉鎮企業,但不能是國企……除此外,在股權架構上必須根據我的要求留出手尾以備不時之需……有沒有把握做到?”
100輛?
穆麗雅皺了皺眉,這個數字有些超出她的預期,畢竟這年頭的冷凍車很不便宜,要想搞定這個數量,甚至光憑錢還不夠,還得搭上一些關係才行。
但更讓她意外的是三個月這個期限。
意思是……默默百炸這邊三個月之內就會出問題?
懷著濃濃的不解,穆麗雅心裡反覆地盤算了一下得失,最終點了點頭:“好,只要你能合計出一個靠譜的方案,我儘量滿足你的要求。”
聽到“儘量”兩個字,楊默反而放下心來……這起碼說明人家沒有打算忽悠自己。
沉吟了一下,楊默搬來兩了個馬札:“你找我合計的這件事,既要能解決鑽探公司大量的家屬就業,又要能成功打入東北亞市場,還要有充足的利潤來維持線路的合作……公正地來講,以齊魯這邊現有的工農業水平來看,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穆麗雅捋了捋長裙,然後以一個非常優雅的姿勢側坐後點了點頭:“我知道這不容易,如果只是出口些最基礎的農產品,我也犯不著專門找你來合計了。”
楊默摸出根菸點著,長長吐了口青煙:“任何一個專案的篩選和設計,都不是拍腦袋地想當然……這麼著,咱們一步步地開始推演,同步對齊需求和可控資源……看能不能一起擬定出一個靠譜點的計劃吧!”
穆麗雅很欣賞楊默這種在同齡人身上極為罕見的嚴謹做事方式,當下沒有猶豫,捋了捋頭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