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重回人間混幾年

第101章 那就手底下見真章

“女孩子家家的,要注意保護自己!”

以一種近乎強迫的姿態逼著土狗同學換下了那套短褲衩後,穆麗雅用一種略有些古怪的眼神瞅了楊默一眼,

然後施施然地坐到客廳裡的那張幾乎就沒怎麼用過的茶臺前,彷彿這間房子的主人依然還是她似的,不徐不疾地接上了小電爐,開始燒水清洗起那套被楊默死皮賴臉要過去了的青花玲瓏杯來。

面對著穆大小姐那一眼防賊似的眼神,楊默只是笑了笑,然後將沙發旁那臺死重死重的蝙蝠牌落地扇提了過來,朝著呂瑩瑩的方向扭開了開關。

穆大小姐乃是神仙般的人物,自然不懼水火冷熱,但土狗同學不成,這丫頭本來就怕熱,眼下被逼著換上了一身長褲長袖不說,旁邊還頓著個小電爐,要是不開著點風扇,指不定這貨過會就得暈倒在地……也不知道這丫頭為什麼這麼服穆大小姐的管,明明一身拳腳,對方讓她換衣服,竟然就真的換這麼一身粽子了。

“穆姐姐,你這段時間跑哪裡去了,都快一個月沒見到你了,我都擔心死了……要不是楊屎蛋說你有事要忙,我差點以為伱調回東營去了!”

隨便換了一身解放褲的土狗同學有些不舒服地抖了抖褲腳,然後坐到了茶臺旁,埋怨的語氣裡充滿親暱。

穆大小姐面對著土狗同學時,跟在外面完全是兩個人。

先是從隨身的帆布包裡摸出一盒龍鬚糖遞了過去,然後幫她整了整花襯衫的衣領:“這段時間一直都在外面跑,先是去了趟萊蕪,緊接著又跑了一趟青島,最後又在縣城裡待了兩天……沒來得及給你挑好吃的,等有空了給你補上。”

“哇~!是江南的龍鬚糖!好東西!”

這個年代的人對於糖果一類的甜食有種發自內腑的狂熱,土狗同學看著那盒硬紙殼包著的龍鬚糖,頓時眉開眼笑起來。

楊默有些無語地看著身邊這位化身為饞貓的丫頭,扭過頭來看著眉宇間帶著濃濃疲色的穆大小姐:“意思是……事情基本已經搞定了?”

穆麗雅提起粗陶壺,極為認真且優雅地將沸水低位沖泡進茶碗後,行雲流水地分出三杯茶湯來:“基本上已經談妥了……6月中旬以前,萊蕪釀酒總廠那邊會分出來一條生產線給我們做貼牌,甚至連新包裝的瓶型、瓶蓋設計和引數都會幫我們搞定……縣裡面也答應會在最短的時間裡面推動包裝產、玻璃廠和一家倉儲公司的重組工作……最遲也會在月底之前完成初步重組,務必不會耽誤新品牌啤酒的包裝試樣和調整工作。”

這個月底之前?

現在已經快到五月下旬了,也就是說,十天左右就會基本完成重組工作?

國企裡面一張十七塊錢的報銷走完流程說不定都得要花上二三十天呢,你這邊十天就能基本搞定三家單位?

嘖嘖,人比人得死,果然不愧是背景深厚的大小姐,這“特事特辦”的效率夠高的啊!

微微感嘆了一下,楊默笑了起來:“果然不虧是王總找的外援,你這一套弄下來,包裝生產、瓶身生產、瓶蓋生產、倉庫管理、在加上物流運輸、報關等等一系列環節弄下來,少說也得幫公司安插和解決一兩百號人的就業崗位吧?”

作為快消品,啤酒行業的用工人數是跟其營業規模呈正比,乍聽之下,是穆大小姐強行向這幾家被重組的企業裡安插了人手,搶了人家的飯碗,但事實上,只要南朝鮮的這條線能被打通,能擴充的就業崗位又何止這麼區區一兩百號人?

熟料穆大小姐只是笑了笑:“一兩百個崗位?王總好不容易肯欠我個人情,就只幫他解決一兩百個工作崗位,我哪裡好意思見他?”

說到這,穆麗雅別有意味地笑了笑:“要知道,王總的打算,可是希望我這邊至少也能完全承接默默百炸專案失敗後那些家屬的就業問題呢!”

正在端著茶杯研究裡面裝的是什麼茉莉花茶,為什麼會這麼香的呂瑩瑩聞言,一臉的不可置信:“穆姐姐,你的意思是……早在一個月前,王總就開始動手了?”

看著這丫頭一副驚詫莫名的樣子,楊默飛了個白眼給她:“都跟你說了位置不同,資訊的豐沛度不同,視野高度就不同……到了王總這種位置,下的都是明棋,就看你看不看得懂而已。”

“國內因為使用偽劣電器元件造成的巨大損失又不是一次兩次,內閣想要整頓以n州為代表的三大造假中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只要你能接觸到那些內部檔案,並且天天去揣摩裡面的風向,你自然就會知道,早在兩個月前,內閣就已經打算行動了……報紙上那些忽然密集事故的報道,只不過是造勢而已。”

“也就是說,王總早就知道在這個時間段大量採購不合格或者非定向單位生產的電器原配件會出事,因此就這麼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地看著何科長違規操作,等到時機到了再給他們重重一擊,讓他們徹底翻不了身……事實上,如果不是王總一把手的位置很有些敏感,不能輕易使陰招,我差點以為那兩位客人是他專門請過來的了。”

呂瑩瑩聞言,臉色頓時跨了下來……每天去研究那些檔案裡面蘊含的資訊和風向,誰有那閒工夫啊!

楊默見她做出這幅慫樣,也沒怎麼在意,輕輕飲下這杯不知道是八窨還是九窨的茉莉花茶,讚了一聲好後,徑直問道:“不止一兩百個崗位?……穆大小姐,你沒給我開玩笑吧?”

穆麗雅輕輕一笑,眼中閃過一絲得意:“沒跟你開玩笑,雖然以現在體量,只做啤酒的周邊生產撐死了也就能增加一百多號人的崗位,但是……如果連釀酒原料的採購與把關都交到了我手上呢?”

!!!?

楊默聞言,一臉不可置信地看著她。

穆麗雅見狀,笑的更燦爛了:“我跟萊蕪釀酒總廠那邊已經約定好了,不管如何,這款貼牌啤酒的外貿之路都會走下去……南朝鮮走不通就走島國,島國走不通就走東南亞,實在不行就出口轉內銷,往南方沿海城市發展……也就是說,不管是不是會滯銷,這款啤酒五年之內,生產線是不會停下的。”

“因此,這款貼牌啤酒的原料採購權和質量把控權就落到了我手裡面……大小麥和啤酒花的品種要求、收購標準,萊蕪釀酒總廠那邊全部會告訴給我們,甚至連大小麥種植技術和土壤選擇的研究內容,他們也會共享給我們,他們只負責加工和生產!”

說到這,穆大小姐美美地嘬了一口茶湯:“楊默,你也是農村裡長大的人,應該知道,大麥、小麥、啤酒花這三種原料,貌似並不多,但實際上,這其中能提供多少就業崗位吧?”

楊默當然知道,何止是知道,簡直是太瞭解了。

在國內尚沒有普及標準化種植的現在,別說收購三種符合標準的釀酒原材料,如果用量大的話,足量收購一種原料都是一項極為艱鉅的工程……沒有其它原因,就因為“標準”這兩個字。

從選種到選地,從播種到施肥,從打藥到病蟲害管理,從日照長度到收購分級,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有大量的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去做思想工作和技術指導,甚至在收購的時候還得需要安保力量去維持現場治安。

一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是……這年頭的人對於標準化種植完全沒有概念,對於各種糧食作物的價值認知也僅僅侷限在“能吃”和“不能吃”而已,你要跟他們說其它的,他們基本上都以為你是在糊弄。

如果你在收購的時候告訴他,a品種的1級大麥可以給到1毛錢/斤的價格,但b品種的2級大麥卻只能給到5分錢/斤,他們分分鐘能跟你翻臉,然後把你堵起來信不?

別以為這是在開玩笑,曾經有一則在當時非常轟動的新聞:

1984年的時候,天津一家法國葡萄酒企業被無數葡萄種植戶團團圍住,就是因為人家因為這些種植戶產出的釀酒葡萄達不到收購標準,甚至有些葡萄品種根本就不是協議裡規定的赤霞珠品種,從而拒收;

但種植戶們卻不認可這個理由,認為都是葡萄,能吃、能釀酒就成,你管它是不是勞什子赤霞珠,你管它是不是符合你的收購標準……大不了我便宜點賣你就是,但你不能欺負咱老百姓,說不收就不收。

但凡對葡萄酒有所瞭解的同學都知道這件事到底是哪方理虧,也都明白這壓根底就不是壓不壓價的問題;

但這事就這麼正大光明地發生了,而在當地行政單位的協調下,那家法國企業不得不捏著鼻子低價收購了那些葡萄;

這是一個三輸的結果。

百姓們因為沒有意識到“標準”的價值,沒能掙到該掙的錢;

法國企業因為沒能收到符合標準的原料,掏了錢之後,只能把那些葡萄扔掉,並且打消了在本地建酒廠的念頭;

主管單位因為沒有意識到“標準”這兩個字在國際商業中的價值,兩邊貌似都做了好人,但兩邊都沒能討好。

但是也幸虧有了這麼一則事後想起來很是令人尷尬的故事,在覆盤之後,一些主管單位總算有了初步的標準化意識,後面的幾年內,開始逐漸重視了起來……如果你對供銷系統的發展史有所瞭解的話,就會知道,從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全國各地的供銷社已經開始逐漸向農民普及標準化種植的概念,並且以身作則,開始對不同品種、不同標準的農作物分級收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