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我這輩子父母雙全

第294章 何先生,選這個地方你確定?

“各位可以先看一下我們能提供的合作單位。”

說著張處長從自己的公文包裡面拿出薄薄的幾頁紙,推向了何雨柱。

何雨柱掃了一遍,然後把這幾張紙傳給了他身邊的小滿,小滿快速看完然後一臉古怪的給了下一個人。

考察團則是趁這個時間繼續看黃河給的資料。

黃河的人看完那份東西各個都面色古怪,看向何雨柱,這哪裡是合作啊。

何雨柱衝他們搖搖頭示意稍安勿躁,然後等著對面的人,張處長聽不到對面紙張翻閱的聲音抬起頭,看到黃河的一眾人都靜靜地等待。

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們看得太投入了,貴方都看完了?”

何雨柱點頭,然後開口道:“張處長,貴方提供的資料很簡單。”

“現在國內就這個情況,希望你們能理解。”

“就貴方提供的這些合作方向,我們怕是很難達成合作。”何雨柱接著道。

“願聞其詳。”張處長也不意外,在來之前他們都做了心理準備了。

“先說鋼鐵廠,廣鋼應該不會允許我們入股吧,那就是單純的要技術了,問題是我們能得到什麼?”

“成本價的產成品。”張處長道。

“就我所知,光鋼的規模還沒有我們的大,而且國內的需求更大一些,難道他們產出的東西都賣給我們?”

“這個,恐怕不行,現在粵省的鋼鐵還要靠它。”

“明白了。”何雨柱點點頭。

“那麼其他呢?”張處長道。

“那麼我們繼續說說關於汽車合作,我看資料上貴方提供的意向合作單位,是一家國營汽車修理廠?”何雨柱道。

“對,現在粵省並沒有汽車廠。”張處長也不否認。

“從資料上看,該廠不具備整車製造的能力,缺乏核心生產線,技術力量僅限於維修保養。我想請問一下這個廠是可以入股的麼?“

“引入外資股權,目前政策層面確實存在障礙,這個我們要回去溝通才知道,但我們希望能透過技術引進,提升國內相關行業的整體水平.”

這話何雨柱倒是沒太覺得有什麼,聽在黃河其他人的耳朵裡就有些刺耳了,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空手套白狼!”

何雨柱搖了搖頭道:“這完全偏離了我們的初衷,無法產生任何協同效應,更別說雙贏了。”

張處長和其他幾位幹部交換了一下眼神,都看到了彼此臉上的尷尬。

國內工業的薄弱現狀,此刻被對方直白地攤在桌面上,這麼談法可以預見根本談不成。

會議室陷入了沉默。

考察團來之前的期待滿滿,現在變成了失落滿滿。

幾分鐘後,張處長再次開口:“何先生,既然你答應跟我們談,並且也知道國內的情況,那麼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跟我們說說麼?”

“自然,請稍等。”說著何雨柱起身,來到會議室最大的那面牆前面拉開絨布簾,上面赫然是一張大大的地圖,不過地圖上的名字卻讓考察團摸不著頭腦。

“寶安縣!”

上面還用紅筆圈出了不少地方,有靠海的也有不靠海的。

張處長先開口口:“何先生,你這張地圖和你圈出的這些地方我們有些不太理解。寶安縣只是一個農業縣,而且沒有任何工業基礎,何先生選定它,我想請問一下它的優勢在哪?”

何雨柱能告訴他這地方是特區麼?當然不能,現在離1979年年底還有一年多呢。

“張處長,我說句直白話,希望你們不要介意。”

“你說,我們還不至於那麼小氣。”

“對於我們來說,除了四九城、申城還有一些工業基礎好的地方,其他地方都差不多。”

會場再次沉默,沒辦法啊,人家說的是實情,香江什麼情況這幾天他們是深有體會,說是落後幾十年都不誇張。

當然何雨柱也給了面子了,其實國內在這個階段有些東西還能保持和世界同步,過幾年就難說了。

“請繼續!”張處長深吸一口氣,艱難的開口道。

“不好意思,我這個人比較直各位不要往心裡去,我們這次談的是共同發展,所以我覺得還是攤開來說比較好。”

“沒關係,何先生,我們能理解。”張處長的臉色可不怎麼好看。

“那我就說說寶安,第一,它離香江最近,不管是口岸還是水路都是最近的。”

眾人點頭,這沒毛病,其實本來就是一片土地,現在被人為的分割了而已。

“第二,寶安擁有良港。”何雨柱用教鞭在鹽田和蛇口兩個地方分別點了一下。

“據我所知,國內的招商局正在考察蛇口港。”何雨柱把教鞭停留在蛇口的位置。

張處長欲言又止,何雨柱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張處長不用擔心,我的訊息來源是正規渠道,你知道香江有很多海運的公司,而我又有很多港口。”

“明白,我很佩服你們的商業敏感度。”

“做生意對這些不敏感可不行,會賠錢的。”何雨柱笑道。

“何先生請繼續,既然蛇口有人看上了那何先生一定是看上了鹽田這個港口了?”

“是的,張處長。鹽田這一片,瀕臨海灣,水深條件良好,擁有建設深水良港的天然稟賦。我們黃河集團想與貴方共同開發鹽田港,我們提供資金、港口建設技術、現代化管理經驗以及部分關鍵裝置,貴方提供土地和必要的政策支援。這將極大改善粵省乃至整個華南地區的海上物流通道。”

“共同開發港口?”張處長和旁邊的幾位幹部交換了一下眼神。

這事他們可沒決定權,再說了這個提議很大膽,選擇的地方也很刁鑽。

不過張處長還是開口道:“何先生,港口建設投入巨大,週期長。寶安目前只是一個以農業和漁業為主的邊陲小縣,連公路都只有一條,基礎設施太薄弱了,人口又稀少。在那裡建深水大港,未來是否有足夠的貨物吞吐需求?我們更傾向於在現有交通樞紐或更成熟的工業城市附近尋找合作機會,比如黃埔港的擴建……”

何雨柱微微一笑,沒有直接反駁張處長的疑慮,而是繼續丟擲他的計劃:“港口是長遠投資,看的是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潛力。我相信寶安的地理位置,終將使其成為連線內地與世界的重要門戶。更何況蛇口和鹽田都屬一縣,我相信他們不會看錯的。”

這點張處長他們倒是沒法反駁,因為那是國家專案。

何雨柱接著又丟擲了一個大的,“至於沒人,建港口可是需要不少人的,港口建成以後也需要工人,我想會有人願意來的,我們黃河還可以承擔周邊的土地開發,讓新來的工人有地方住。”

“這個我們做不了主。”張處長道。

“沒關係,我就是談談我的投資思路,還有就是我們可以幫寶安修一條通花城的公路,這個錢我們黃河出。”

“嘶”考察團裡傳出吸氣聲,這可就是大手筆了,修路鋪橋那可不是小工程,而且是沒有回報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