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沒有安排試鏡,那是因為整部電影的選角就沒有試鏡這一環。
基本上都是原班人馬。
總不至於為了蘇超還開個先河吧。
“葛遊絕食,我演掰他嘴灌食物的太監,動作太粗暴了,姜聞就怒視了我一眼,我就老實了。”
蘇超不只是講述,他還現場演繹了一遍。
全程沒有一句臺詞。
但是表演的確確實實是那麼回事。
“還行,等會拍你自報家門的那場戲,你自己琢磨一下怎麼發揮。”
黃建新今天原本沒打算拍蘇超的戲。
但是看到蘇超表現的還不錯,而且都是同一場地和差不多的鏡頭排程,乾脆就先拍一場蘇超的看看。
果然,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好在其他人也都想看看蘇超這個小年輕有幾斤幾兩,所以都沒提反對意見。
蘇超開始琢磨角色。
北大研究生,研究生也是大學生,書呆子大學生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清澈而愚蠢?
楊偉還是個鋼鐵直男,那麼鋼鐵直男又該是什麼樣的呢?
很多特質匯聚在一塊,角色形象並不單薄,但是想要把角色演的出彩實在太難了。
從根源上說,這個角色本身就不出彩。
別的主演都有家庭背景。
蘇超這個角色是沒有的,也不知道是原著裡沒有,還是為了電影整體結構和時長給刪了。
甚至可以說,楊偉的存在就是為了讓群體多面化。
類似少數民族代表。
多了他就是形形色色世間相,少了他就少了筆結構。
蘇超肯定不會滿足於此。
這可是他第一次演重要角色,看劇本上的戲,最起碼也得花費他十幾天的時間。
要是十幾天只賺兩千多塊錢。
那他還不如不幹呢。
討好導演兼編劇的黃建新給加戲,這是最有效也最直接的辦法。
但是不現實。
導演又不是他爹,哪能說加戲就加戲。
而且其他演員基本上都是黃建新的老搭檔,有一起共事的情誼,也有對專業能力的認可,讓他扣誰的時長分給蘇超,他都幹不出來。
所以,蘇超就只能在現有的基礎上發揮。
學霸+鋼鐵直男。
可不可以參考一下韋神。
蘇超對於學霸的印象,主要就來自於一些關於韋神的影片。
一想到學霸就想到韋神。
學霸的代名詞。
當然,韋神現在才四歲。
從今往後,現在大概是蘇超的數學水平最接近韋神的時候了。
蘇超倒不是說韋神精神病。
而是要去理解學霸和普通人不一樣的那種狀態。
就比如他去計算車輪軌跡。
可能在他看來,這東西確實是可以計算的。
做好本分,演好之外,蘇超還想發掘一些更有層次的東西。
他為什麼從別的車轉到主演團的這一車。
這裡頭又有什麼內情。
還有,他到底有沒有精神病。
駕校裡有他的傳言,不然王勁松的臺詞裡,也不會說他剛從精神病院裡放出來。
精神病院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他為什麼會進精神病院呢。
蘇超肯定想不明白。
所以他主動找到黃建新,直接問出了自己的困惑。
“啊?精神病?”
馬上就要開始拍攝,黃建新好不容易休息一會,沒想到這個新來的一點也不客氣。
不過,他並沒有生氣。
因為蘇超有疑問,而且還一條一條的問了好幾條,就說明他認真看劇本了。
這就是敬業。
很多演員演的不好,其實不是水平有多差,
主要是不用心!
一天天的,不是想著睡導演,就是想著玩女人,心思根本不在演戲上。
有的甚至不看劇本不背臺詞。
水平本來就不高,還不用心,能演好戲才有鬼呢。
不過,楊偉是不是精神病?
黃建新很認真的想了想,回答說到:“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答案,因為我和原著作者都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我可以幫你分析一下。”
“謝謝導演。”
蘇超也沒想到黃建新一點也不敷衍,竟然願意和他討論是不是精神病。
“我傾向於他沒有精神病,只是他的行事作風和一般人不一樣,大家和他相處的過程中就罵他精神病,一來二去就都傳他有精神病,而且還說剛放出來兩個月。”
“對對,應該就是這樣。”
蘇超拿著小本子和筆快速的記錄著。
其實他不用筆也能記住。
十八歲的記憶力,不說過目不忘,也比三十多的時候好的沒影。
主要是一種態度。
我很認真,我對您說的話很看重,您的指教對我幫助非常大。
情緒價值直接拉滿。
“還有,咱們要分析一下他現在的單位,還是不是讓他賣坦克的軍工廠。”
黃建新稍微放緩了語速,方便蘇超能夠都記下來。
這小夥不錯啊。
“跨廠調動工作似乎很難,不過我覺得有可能工作崗位變動了,要不然他不會來學車。”
蘇超也不能一直點頭哈腰的當應聲蟲。
“對,這個點你理解的很好,從臺詞推斷出來的對吧?”
黃建新肯定了蘇超的觀點。
“主要是導演您的臺詞寫的太精闢了,裡頭有很多資訊量,要仔細品讀才能理解。”
蘇超太清楚怎麼去吹捧一個人了。
就比如他爺爺。
你吹捧那老頭功夫好,他沒什麼感覺,你吹捧他打鐵技術好,他也開心不起來。
這本來就是他最擅長的領域。
但是如果你吹捧他二胡拉的好,那他立刻就願意樂呵呵地拉給你聽。
黃建新現在就是這個狀態。
他接過蘇超的劇本就開始講臺詞,有的地方甚至還臨時改動一下,或者直接增加一些。
加戲,就是如此的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