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扯什麼床頭海報?!”
“呃崔岷植前輩在《新世界》宣傳期也說過想當少女時代司機。”
保姆車碾過地下停車場的減速帶,金大元從後視鏡瞪他:
“人傢什麼地位?你簡歷上只有黃政民徒弟五個字能看。”金大元猛打方向盤,“小透明蹭頂流熱度,找死?”
姜在勳擰開礦泉水瓶:“我說完根本沒記者追問。”
車載廣播切進路況播報,晚高峰的剎車燈染紅擋風玻璃。
金大元把空調調低兩度:
“以後再口無遮攔,就給你接黑人牙膏廣告。”
“有代言費嗎?”
“……”
引擎轟鳴吞沒了經紀人的罵聲。
第二天清晨。
#姜在勳聲帶怪物#詞條突然空降 naver熱搜榜第七位。
在經紀公司未進行任何推廣操作的情況下,這個話題的躥升速度令業內人士紛紛側目。
尤其是姜在勳在試映會現場從青年到暮年的聲線演繹片段影片,在四小時內突破了五十萬播放量。
網友評論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
@愛吃香菜d:
【家人們細品這個花絮!正太音轉滄桑大叔音的過渡堪稱教科書級別,我耳機都聽出包漿了】
@清風戲閒雲:
【黃政民徒弟?怪不得臺詞功底紮實,但配音終究是旁門左道,年輕人還是要多拍正劇】
@明月映冰雪:
【建議百想藝術大賞增設聲優獎項。該片段中展現的老年聲線塑造能力,已超越部分科班出身的資深演員(純技術討論)】
@何故清風起:
【建議聲帶申遺!從16歲演到60歲那段我爺爺以為手機成精了(笑哭)】
@泡菜拌拉麵:
【客觀說技術確實有亮點,但吹成“怪物級”太誇張,建議多沉澱幾年再買通稿】
@可樂不加冰:
【現在的經紀公司真會炒,配個音都能吹成忠武路接班人?先拿個正經男配獎再來碰瓷】
……
sem會議室內。
宣發組正在爭論著要如何處理網路上對姜在勳的負面爭議。
黃政民掛著傷痕妝的臉從視訊會議螢幕裡浮出來:
“冷處理,演員終究還是要靠作品說話。”
“呵,你那套不適用於小勳——他有什麼作品?”
金美惠冷笑道:“《國際市場》裡出場兩分鐘的話劇咖?”
“不是接了《繼承者們》.”
黃政民的聲音弱下去。
空調出風口的嗡鳴與投影儀散熱聲交織成尷尬的背景音。
黃政民戰術性咳嗽:
“那個.大元有什麼方案?”
“上電臺節目怎麼樣?”
金大元提議道:“用不同聲線配經典電影片段,用實力堵黑子的嘴。”
“這個可行。”
金美惠拍板決定:“大元去跟劇組對接一下,看看上哪個電臺節目契合電影下週點映。”
“明白。”
會議結束後。
金大元站在落地窗前撥通姜在勳的電話:
“找幾部經典電影,背熟臺詞。“
聽筒裡傳來他慵懶的起床聲:
“要試鏡?”
“不。”金大元望著樓下擁堵的江南大道,“當人肉變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