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有關《繼承者們》製作釋出會的相關報道在網路上掀起熱議。
製作組趁熱打鐵,提前釋出的角色單人海報在推特日榜蟬聯三天。
其中,姜在勳穿著校服倚靠仿木紋窗框前的側拍圖引發“撕漫男”話題討論。
此時距離正式放送還有半個月時間。
劇組已提前完成四集拍攝製作。
按照sbs宣傳企劃部的排期表,在超預期完成劇集製作後,全體演員將會陸續跑綜藝節目為開播做預熱。
姜在勳、鄭秀晶和金宇彬三人被安排參加《running man》綜藝。
《running man》在2013年可謂是韓綜“現象級”的代表。
國際影響力且不說。
就單論每期節目都保持在16%~19%的收視率,不僅讓節目穩坐同時段收視冠軍寶座。
更讓“嘉賓誰上誰火”成了心照不宣的黃金定律——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久未露面的老登,只要登上這檔國民級綜藝,曝光度與話題度必然直線飆升。
這檔綜藝應該本應是李敏鎬參加。
但他最終選擇了帶新人演員跑電臺通告。
沒人會嫌自己人氣過高。
李敏鎬不去並非覺得錦上添花無所謂,而是這時期的《running man》名副其實。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放不開。
人家走的是花美男路線,怕上節目破壞形象。
於是,姜在勳便順理成章地成了替補人選。
在準備出席錄製該綜藝的前一晚。
姜在勳準備給黃政民打電話闡述了自己的擔憂。
其實很多演員不上綜藝節目,就是怕自己的銀幕形象被破壞而導致觀眾出戏。
他也有這方面的顧慮。
目前姜在勳所參演的影視作品均未上映,銀幕形象是空白。
如果他出演rm的形象被觀眾先入為主。
那麼之後塑造的所有角色都會被這層綜藝濾鏡裹挾。
只怕觀眾日後追劇時,總會不自覺地將綜藝裡的形象套在角色身上。
反倒讓尚未成型的銀幕定位提前被框死了。
姜在勳攥著手機在陽臺踱到第七圈,終於按下通話鍵。
“在勳啊,演員要是生活裡沒魅力,塑造的角色能有魅力?”
手機聽筒傳來黃政民含糊卻篤定的聲音:
“綜藝展示真實人格,和塑造角色是兩碼事。”
姜在勳盯著樓下便利店閃爍的霓虹燈牌:
“可我怕觀眾先入為主.”
“當年我上《家族誕生》抓泥鰍摔成狗啃泥,妨礙後來拿影帝了嗎?”
姜在勳噗嗤笑出聲,緊繃的後頸鬆了下來:
“所以老師的意思是?”
“明天就當去玩,該吃吃該摔摔。”
“那我需要注意什麼?”
“少惦記輸贏,多想著怎麼逗笑觀眾。”
姜在勳聽見聽筒裡傳出zippo打火機開合的脆響:
“李光洙知道吧?明天多觀察他是怎麼搞節目效果的,活學活用。”
“懂了,謝謝老師。”
通話結束前最後三秒,聽筒裡爆發出師孃“黃政民你又抽菸”的怒吼。
姜在勳結束通話電話轉身,推拉門軌道發出細微的咯吱聲。
李聖經正站在冰箱前整理保鮮盒——這個角度能清楚看到玄關鏡反射的陽臺區。
“陽臺風大沒吹夠?”
“什麼?”
“錄個綜藝而已。”李聖經甩上冰箱門,“緊張得像要上刑場。”
“我沒緊張。”
“沒緊張的人會在陽臺轉七圈?”
姜在勳摸著後頸訕笑:
“其實……是怕綜藝效果影響銀幕形象。”
“你有什麼形象?”
李聖經突然嗤笑:
“女裝貴婦?平地摔教科書?還是練歌房必殺技《三隻小熊》?”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