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從龍套到忠武路影帝

第207章 江風 髮絲與下一個八年

姜在勳心滿意足地在地下停車場內低速繞了幾圈。力量感透過坐墊傳導上來,操控的精準反饋讓他興奮。

但很快。

這方寸之地便顯得過於侷促了。

油門稍稍深踩便需收住,實在不過癮。

車輪剎停在林允兒面前。

姜在勳長腿一支,掀開頭盔面罩:

“上來,帶你兜一圈。”

林允兒立刻搖頭,身體本能地後仰了小半步:

“不要。”

近距離感受到那機械怪獸的咆哮和疾速衝刺的壓迫感,那份震撼遠不止是視覺上的。

“害怕?”

姜在勳眉梢上挑:“那你當初為什麼問我看沒看過《羅馬假日》?”

“嗯?”

林允兒一怔。

顯然沒想起這個梗。

姜在勳不緊不慢地提醒道:

“就是兩年前我過生日的時候,你特意問我看沒看過《羅馬假日》。這句話的潛臺詞,難道不是說你想體驗一場像安妮公主那樣的——自由、浪漫、甚至有點危險的摩托車兜風嗎?”

記憶的碎片被拼湊完整。

林允兒抬手捂著嘴,笑得肩膀輕顫,隨後坦誠地澄清道:

“我當時的潛臺詞只是想跟你體驗一場‘羅馬假日’式的一日情侶啦~笨蛋,哪裡是想飆車!”

姜在勳故作懊惱地拍了下自己的頭盔頂:

“嘖!可惜了!只怪我當時沒聽懂這層意思!”

林允兒眸子裡帶著盈盈笑意,追問道:

“那如果聽懂了……當時的你會答應嗎?”

姜在勳露出幾分認真思索的神情,幾秒後卻乾脆地搖了搖頭:

“不會。”

“為什麼?”

“怕被你玩弄感情。”

話音未落,林允兒的小粉拳已捶在他肩甲上。

“呸!”

姜在勳趁機抓住她的小手在掌中摩挲:

“保證時速絕對不超過 60邁!我發誓。”

在他軟磨硬泡之下,林允兒終究拗不過。

那份縱容和對他安全的信任感佔了上風,她無奈地嘆了口氣,帶著“捨命陪君子”的悲壯感,小心翼翼地跨上了後座。

嗡——!!!

引擎再次怒吼。

這一次聲浪衝出了地下車庫的束縛,在都市的街道上炸開。

行人的注目禮和超高的回頭率無法避免,但全包裹頭盔和夜幕的掩護,將他們的真實身份牢牢鎖住。

林允兒緊緊環住他的腰。心臟在胸腔裡砰砰直跳,一時分不清是害怕還是刺激。

機車穩穩駛上漢江大橋。

城市燈火在江面投下璀璨的倒影。晚風帶著江水的微涼氣息,終於衝散了引擎的燥熱和緊繃的神經。

姜在勳將摩托車停在了漢江大橋一端人煙相對稀少的區域。

江水在腳下安靜流淌,城市的繁華喧囂彷彿被隔絕在對岸。

林允兒摘下頭盔,扶著欄杆望向江面,忽然低笑起來。

“笑什麼?”

姜在勳學她倚著欄杆。

林允兒指向橋尾暗處:

“那裡。八年前出道前夜,泰妍歐尼扒著欄杆喊——”

她學著那個清亮又孤注一擲的聲音:

“我一定會做到的!”

姜在勳望著她手指的方向:

“她做到了。”

“是啊。”

林允兒的聲音裡情緒很複雜。

有感慨,有不易,當然也有自豪。

八年。

長到足夠讓練習室的鏡子照出眼角細紋,短得又像昨天才在出道曲裡跳錯拍子。

江風捲著林允兒的髮絲撲在姜在勳頸側。

他自然而然地伸出手,將那幾縷調皮的髮絲別到她的耳後。月光揉碎在他眼底,映出平時少有的深情:

“上一個八年你是少女時代的允兒。”

聲音被風揉碎了喂進她耳朵:

“下一個八年做你自己的林允兒。”

“也做我的。”

這句話太過直白,太過動情。

林允兒側過臉。

漢江兩岸的霓虹落進她眼底。

波光流轉,複雜難辨。

驚訝、動容,或許還有更深的情緒在暗湧。

空氣中的氧氣彷彿被抽走,只剩下彼此交織的呼吸和眼中濃得化不開的情愫,唇與唇的距離在毫米級縮減——

旖旎的氛圍突然被捏住他臉頰的手打破。

“老實交代!”

林允兒眯起眼,指尖威脅性地擰了半圈:

“最近是不是又跟樸炯植混在一起玩了?撩妹話術學了個十足十!”

這次姜在勳沒甩鍋。

“肺腑之言。”

他捉住林允兒行兇的小手按在自己心口:“聽見沒?全是真心跳出來的。”

“嘁。”

林允兒顯然沒全信。

但那微揚的嘴角和重新軟化的眼神,洩露了她被取悅的事實。

不管信不信,她最終往前湊了一寸。

柔軟的唇貼上了他的唇。

像是對那半真半假的甜言蜜語的一個獎賞,也像是將剛才被打斷的旖旎畫上一個柔軟的句號。

“走吧。”

吻罷,林允兒動作瀟灑地把手裡一直拿著的頭盔扣到了自己頭上。

姜在勳也迅速回過神來,同樣扣上頭盔:

“去哪?”

“去看看房子吧。”

“好。”

引擎轟鳴著撕開夜幕,載著兩人衝向jb區的街巷。後視鏡裡,漢江大橋的拉索如同豎琴琴絃,漸漸隱沒在都市的光汙染中。

……

施工中的全租房樓道還飄著木屑的味道。

大門外。

一個簡陋的、釘在牆上的小塑膠箱子裡面躺著備用鑰匙——為方便施工人員隨時進出而放置。

推開門。

月光從沒裝窗簾的落地窗潑進來。

姜在勳摸索著找到了牆壁上的開關,啪嗒幾聲,屋內的節能燈管次第亮起。驅散了黑暗,也照亮了這個正在進行時的空間。

牆面刷好了整潔的白色底漆,天花板簡潔的吊頂龍骨架起了雛形。水電管線已規整地埋入牆壁或地面之下,留下清晰的走向印記。

一個“毛坯初裝”的過渡階段。

距離最終的呈現還需時日,但基本的空間構架已清晰可見。

林允兒的細高跟踩過防塵布,彎腰檢查瓷磚接縫,指尖抹過窗臺找平層,連吊頂龍骨都要踮腳確認。

此刻的她不像舞臺上的完美偶像,倒像個精明的……包租婆。

“這裡要加隔音棉。”

她突然指向主臥牆面:“不然……”

意有所指地瞥了眼與隔壁相連的薄牆。

姜在勳正倚著未安裝的櫥櫃看她。燈光描摹著她彎腰時後背繃出的漂亮弧線,他突然覺得這趟“驗收”來得太值了。

林允兒轉身時,發現某人根本沒在聽施工建議。

她挑眉,高跟鞋尖不輕不重地踢了下他小腿:

“姜社長?”

“驗收意見聽進去了嗎?”

姜在勳順勢將人抵在剛驗收合格的承重牆上。防塵布在掙扎中簌簌滑落,揚起細小的灰塵在月光裡飛舞。

“正在身體力行地……”

膝蓋頂進她裙襬間。

“確認隔音需求……”

未盡的言語化作無聲的喘息。

最終。

是現實拉了韁繩。

畢竟這裡仍是半成品工地,空氣裡瀰漫著生石灰和木屑混合的味道。兩人整理了下稍顯凌亂的衣著,決定離開這片月光浸染的、充滿誘惑的未完成之境。

接下來是例行的專案巡查。

他們又陸續檢視了其他的幾處房產。

進度參差不齊。

蘆原區的老屋剛剷除發黴的桌布,空氣裡浮動著除醛劑的化學氣味。道峰區的公寓鋪好了地暖管,黑色管線在水泥地上蜿蜒如蛇。

最慢的一處連瓦工都沒進場,牆面裸露著灰色的水泥,地面上還堆著沙子和磚塊。

姜在勳默默在心裡計算著時間,眉頭不自覺地輕蹙起來。

專案啟動是在七月流火的盛夏,如今已是九月的微涼時節。

兩個月了。

即便是這些進度最快的房子在完成整體翻新後,緊跟著還需要找專業的評估機構核定價值才能去銀行辦理抵押貸款。之後還要釋出招租資訊,篩選租客,簽訂合同,最快也得耗上一個月。

一套房子的完整週轉週期長達近四個月之久。

一年有多少個四個月?

滿打滿算,最多完成三輪這樣的“收購→翻新→估值抵押→收租→再收購”的迴圈滾雪球。

那最終的盈利呢?

最理想化的狀態下,剔除了所有運營成本、利息支出、稅費等,大概能有……三億韓元左右。

老實說。

這個回報率其實相當可觀。

20億韓元的啟動資金,一年獲取3億淨利潤,放在任何理性投資者面前都是一份漂亮的答卷。

問題在於起點太低了。

本金二十億對普通人而言是天文數字,但在那個姜在勳想要躋身的世界裡卻太少了。這點“不多”的收益,離他心中的目標還隔著漢江那麼寬的鴻溝。

因此。

一個想法在姜在勳腦中飛速成形,並且越來越清晰——既然當前的滾雪球速度太慢,為什麼不換一套轉速更高的輪子?

“允兒……或許我們可以調整下操作模式?”

林允兒聞言扭頭,示意他繼續。

“受限於本金積累,這樣週轉太慢。”

“如果用 30%的首付直接購房呢?拿到房子,立刻找租客。然後用第一套房子的押金產生的現金流作為槓桿,去撬動第二、三套房的首付。再租出去……滾雪球的效率和槓桿倍數,比我們現在快得多!”

簡單來說就是將資金翻新的“深度”轉變為購入房產數量的“廣度”。

不追求單套的高溢價抵押套現,而是靠購入更多房產的數量級和持續押金來撬動資產規模,同時享受可能的房價整體上漲紅利。

“不行。”

林允兒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否定了。

“為什麼?”

“這方案聽著很美,槓桿效應誘人,但完全是空中閣樓。”

她伸出白皙的手指,一根根屈起:

“一、房價漲不動了,甚至微跌。銀行估值下調,貸款額度不足,新收購的連環首付就斷了鏈條。”

“二、貸款利率只要上調。每套房的月供壓力陡增,脆弱的租金覆蓋瞬間失衡,資金鍊立刻斷裂。”

“三、中間有任何一套房子短期或長期找不到租客。現金流一斷,所有鏈條上的房子都會跟著崩塌。”

這個泡沫一旦破了的後果是什麼?

是法拍,是鉅額負債。

這讓掛在合同上的法人代表怎麼辦?

林允兒不可能拿她親姐的身家和信用去賭這種高風險高槓杆的遊戲。

況且。

雖然他們目前是藉助了當前房價和利率的紅利視窗,但核心是手裡牢牢握著經過改造的優質不動產。

即使整個市場風向突變,最壞的結果不過是被迫暫時停止擴張,甚至某個專案微虧出手。

但這虧本。

頂多損失掉某個專案的部分裝修成本或者短期利息成本,是有能力承受的損失範圍,不會傷筋動骨,更不會波及他人。

林允兒家境優渥,自身收入更是驚人。

她早已過了需要孤注一擲去博取原始積累的階段。

她投資哲學的核心是穩健增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