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剩下的二十天,還有一次模擬考,考完就是休息,不管是哪所高中,都是會讓高考生放鬆放鬆。
張大安的操作,還有別於那些“貴族學校”,它不是資本集中之後的超模賽道,比如說透過“貴族學校”當跳板,選擇出國讀預科或者上大學,有一系列的“海外鍍金”流水線作業。
它是徹頭徹尾透過先進技術來批次生產合格且優秀的應試高手,競爭對手還沒辦法模仿,因為沒有核心競爭力,也就是“狀元張安”。
僅一年時間,“張安教育”已經吸走了整個沙洲市百分之九十的優質中考復讀生,以及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吳都大市其餘區縣的優質中考復讀生。
同類機構以及民辦學校,湊不出一個班能考上省重點的,從市場競爭來講,“張安教育”在沙洲市完成了這個領域的事實壟斷。
只不過這種事實壟斷,根本沒人在乎,太小眾。
而且打官司也沒辦法打,你管天管地還能管住學生兩條腿,以及學生家庭背後的各種配合?
像有些婁城、尚湖過來的中考復讀生,他們的學籍還在原先的學校,家裡請了病假,甭管什麼病吧,反正去外地治療去了。
實際上麼,就是來“狀元陪讀班”上課,他們的報名,可不是在新東圩港中學,而是在張大安的公司,購買的是服務。
等到六月中旬中考的時候,家長們再帶他們返回尚湖或者婁城去應試。
這種配合,放在“張安教育”的同行那裡,想都不要想。
沒辦法,誰叫四六九五年的吳都大市中考狀元以及四六九六年全國高考狀元是同一個人呢。
所謂“核心競爭力”,就這麼點兒東西。
你有狀元你牛逼。
而這種“核心競爭力”的具象化,那就是五月十號的早上,當張大安吃壽麵啃煎蛋的時候,順便掏出一支鋼筆,將擺放在桌子上的一摞檔案順手簽了字。
從今天開始,這些大家盼了多則一年少則半年的合同,算是可以正式執行,具備了法律效益。
“會不會太隨便了?總感覺缺少點儀式感啊?”
張叔叔看著一份份合同,很是惋惜。
他看別人上千萬的大合同,高低不得來個簽約儀式?
結果吃碗麵的功夫,順手就簽了?
“哪有這個閒心弄儀式?”
嗦了一口麵湯,肉末冬筍面的精髓就是一粒一粒的冬筍,老頭子切得還挺仔細,至於說肉末,太多了張大安並不喜歡,不過每年老頭子或者張叔叔,都會多放肉末少放筍。
“對了阿叔,教育投資公司可能要升級。”
“啥意思?”
“之前市裡來人開會,說是要整合資源,吳都市教育局跟省局報備,試執行半年。市裡不想讓給吳都市,大概會提到市裡去,放哪裡還不好說,級別比現在高得多,估計跟教育局同級。”
“啊?那我怎麼辦?我就是個小科長。”
“你還是教育投資公司的老總,只不過呢,顛倒過來,兼任民辦教育科的科長,之後估計跟教育局脫鉤。”
“那不是說讓局裡少不少進賬?”
“設立一個專項資金啊,定期劃撥到教育局就行。”
“這樣倒還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