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覺得我不可能做?”
“那能稍微透露一下嗎?”
“你說呢?”
“……”
看白痴一樣的眼神看著對方,來自兩屆高考狀元的鄙視。
其實之前教育局都知道張大安想要做職業培訓,還讓張叔叔練習了“扣你雞哇”,如今教育局英語日語能對付兩句口語的,還真就是張正東。
只不過一晃兩年半,張正東“扣你雞哇”扣了這麼久,也沒見一隻東洋雞亮個相。
簡直跟“屠龍術”差不多。
然後今年為了籌備馬洲分校,資源上大量傾斜,張叔叔練習的那些口語,跟唱跳rap沒啥區別,純屬自娛自樂。
現在張大安再次提起,有記憶力不錯的宣傳部門“老油條”頓時想起來,等飯局散了之後,回市裡的路上,“老油條”便聊到了這事兒。
“張正東學外語跟高新技術產業有啥關係?”
“我肯定不曉得,你們也不曉得,張正東他也大概不曉得,但是張安是啥人啊?市裡誰不曉得他腦子靈光?這裡面肯定有搞頭啊,否則他這個‘文曲星’一天天跟個‘文財神’似的?”
“話麼,是這樣講。但我實在是想不出來張正東學外語能跟高新技術產業掛鉤。”
今年市裡對“張安教育”格外重視,主要是看得見的東西多了不少。
市教育局給多個鄉鎮小學修繕了校舍,新增了教學工具,補上了接近五百個老師的工資獎金。
在這個基礎上,另外有三個中心小學增加了塑膠跑道。
這些錢,有一部分是從狀元街的收益分紅,很大一部分則是來自新東圩港中學本部的利潤分紅。
因為是納入專項資金的,所以審計上比較嚴格,由吳都市教育局監督,在監督的過程中,吳都市教育局當時就饞了,當初要是手腳快一點,哪兒有沙洲市教育局什麼事兒啊。
今年大爆的還有《張安密卷》、《狀元寶典》以及《狀元密卷》,總利潤已經成了“張安教育”的第二大來源。
這裡面市局也會從市屬教育投資公司拿到專項資金,市裡倒也沒有說饞這個,當然誰不喜歡錢?只是細水長流嘛。
原本市裡是打算將工業區的高中整體搬遷到市區,資金一直有所欠缺,現在市局在翻新全市鄉鎮小學設施上有了固定的資金來源,那麼這一塊就有了富餘。
可以說張大安憑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沙洲市教育領域的發展佈局。
這也是為什麼“老油條”們再怎麼犯嘀咕,還是選擇相信張正東學外語跟高新產業是有關係的。
路徑依賴,成功者值得一直被相信。
跟張大安的關門懇談結束之後,也就有了章程,知道張大安會在哪些地方“開炮”就行。
“開炮”沒什麼大不了的,及時響應,然後擺平負面影響,這就是他們的工作內容。
不過也因為張大安頻頻在媒體上放炮,吸引到的東西也就多了,有好東西,當然也會有髒東西。
隔空對噴不過是理所當然。
這種“罵戰”張大安早就跟京城衛視的人過過招了,沒啥大不了的,只是這次跳出來的是寶安衛視,作為開放的先進視窗,寶安本質上並非是典型的嶺東城市,而是京城的一塊獨特“飛地”。
經濟上的,政治上的,文化上的,名利場上的……
“……他考上狀元當然可以隨便怎麼說嘍,我家孩子還要高考的啊,考不上難道去街邊賣牛雜?電子遊戲是什麼好東西嗎?還支援,沒良心來的!支援小孩玩電子遊戲就是在犯罪,要嚴厲打擊!”
“怎麼會有人支援小孩玩遊戲啊?還進入校園。有沒有搞錯?我們做家長的這麼辛苦上班為什麼呀?不就是為了讓孩子可以不用像我們一樣這麼辛苦嗎?玩遊戲?玩物喪志聽沒聽過啊?這種人就應該封殺啊!國家怎麼可以讓這種人上電視的啊?話能隨便亂講的嗎?”
“……我不知道什麼高考狀元,我只知道我家小孩不是狀元。打遊戲……能當飯吃嗎?打遊戲跟摸六合彩有什麼區別?我天天買六合彩能賺錢嗎?上班很辛苦的好不好?拜託有些人上了電視不要亂講話,帶壞小孩子!”
“在公開渠道講話可以這麼隨便的嗎?造成的影響誰來負責?以後小孩子不聽話就更有理由了,說人家高考狀元說了,打遊戲也可以中狀元,讓我們這些當家長的怎麼管?”
……
火力有點兒兇猛,且寶安衛視相當聰明,專門挑了一檔社會民生相關的欄目,做了街頭採訪,挑的都是當家長的人。
張大安現在本來就是“熱點”,現在更是熱上加熱,搞得非常沙洲市這裡有點兒緊張。
緊張,但不多。
因為這種隔空“罵戰”,火力傾瀉不到他們身上,要看張大安本人還有省城那幫宣傳單位的抗壓能力。
溝通也不會是沙洲市這一級,要往上捅。
張大安非但沒有緊張,反而欣喜若狂,抓緊時間作客一檔“當陽說”,圍繞社會熱點尤其是“多地家長議論高考狀元驚人之語”,展開了新一輪的“罵戰”火力升級。
“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來到最新一期的‘當陽說’,我是主持人當陽。”
“最近一段時間呢,全國各地的不少家長啊,都挺鬧心。為什麼呢,因為被他們深惡痛絕的‘電子海洛因’,居然有人拍手稱讚的同時,還引入到了校園。”
“更讓人驚訝的呢,做出這件事情的人,身份吶……有點兒特殊。哪裡特殊呢?接下來有請我們這期‘當陽說’的特邀嘉賓,兩屆高考狀元,同時也是‘張安教育’的創始人……張安。”
跟許多衛視一樣,江口衛視也在籌備獨立教育頻道和少兒頻道,但要不要兩個頻道合二為一,暫時還沒有定論。
不過不管如何,多個欄目搶時間段的競爭,變得格外激烈。
沒點兒絕活根本不行,“當陽說”現在以社會民生的熱點話題討論為切入點,目前已經佔據了一個相當有力的生態位。
“當陽說”的賣點就三個:快評、銳評、趣評。
背後有一支數量相當可觀的文案設計團隊,“張安教育”和“張安傳媒”是互通有無的,像一二三級助理如果有餘力,就能在“張安傳媒”做個兼職。
張當陽這個主持人的人設打造沒點兒文化還真玩不轉,各種成語、俗語、歇後語信手拈來,其背後那都是一大堆文史類“教學能手”“教學尖兵”“學科帶頭人”。
別說省臺內部沒人可以跟張當陽競爭,就是比江口衛視排名更高的那幾個衛視,也湊不出“張安傳媒”這裡的超規格陣容。
尤其是張大安還在向高校滲透,比如尚湖市的“尚湖師專”,揚泰市的“揚泰師範”,現在同樣有專門的內容生產團隊,作為交換,那當然是這兩所師範類學校跟“張安教育”簽了合作協議。
每年會有一部分應屆生來“張安教育”實習,同時也提供“張安認證”的應試認證資格。
須知道“張安認證”是企業內部上崗資格認證,外面的認可其實並不重要,但從今年開始,因為都知道了“張安認證”這麼個玩意兒,沙洲市周圍幾個縣級市,凡是教培機構,都想要開啟這個突破口,哪怕不惜高薪從“張安教育”挖帶證的教練、講師。
張大安本人沒有營銷,但沙洲市教育局已經將“張安認證”的強度營銷了出去,所以在這個小範圍市場上,含金量極高。
再有同行眼睛都不瞎,水平怎麼樣,是騾子是馬出來遛一遛,最後不服不行。
也是因為有了這個智力資源的底氣,“張安傳媒”在給張當陽做人設成功之後,目前“當陽說”已經完美銜接了“狀元說”之後的收視率。
本來臺裡想調整到好一點的時間段,但最終還是下午檔。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一旦江口衛視真的將教育或者少兒頻道獨立,“當陽說”起碼要佔據一個黃金檔。
對狀況十分清楚的張當陽,別看在節目上一副風輕雲淡、從容不迫的模樣,實際上因為要再次跟老闆做節目,那還是有點兒緊張的。
尤其是老闆之前在滬州衛視的《能人對話》上一通狂噴,這次毫無疑問,是要對寶安衛視的“街頭家長採訪”進行回擊。
即便攥著臺本,張當陽還是希望老闆別太暴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