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學院”會是張大安未來長期經營的核心業務之一,原因就在於“民辦公助”興起的一波民間資本辦校潮,會隨著市場大環境的變化而退潮,到時候大量民辦本科都會因為沒有可持續性而倒閉。
偏偏倒閉的時候,遇上了十年後產業轉型初期的崗位專業化大趨勢。
這一波紅利正經來說吃到的,其實也都是各個行業的行業霸主投資的院校。
行業長紅帶動就業長紅,就業長紅帶動就學長紅,這是一個最簡單的迴圈。
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總體來說還是一個穩定的供需關係在作用。
張大安在給張正東鋪路的時候,其實已經考慮到了這些,這才有了“江口省農村教育就業試點示範區”。
這麼個單位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其實張大安無法考慮。
但大概的脈絡是不會變的。
以後張大安在整合資源的時候,也是為了進一步把“張安學院”的含金量拉滿,打造成民營第一高校的金字招牌。
這樣跟老牌名校競爭時,就是錯位競爭,不在一個賽道上。
現在張大安只要把“張安教育”之外的“張安工業聯盟”整體發展路線定好,那麼就能源源不斷地為“張安學院”給予支撐。
在高速發展的時代中,就業可不是隻有政府衙門才盯著,高校同樣如此。
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低下,那麼就證明你這所學校的含金量……遠沒有吹的那麼厲害。
而當一所學校的畢業生能夠穩定地就業,還有不錯的薪酬待遇時,那麼這所學校是不需要吹的。
就像江寧審計學院和江寧氣象學院,沒有營銷的必要,低調發育即可。
張大安要做的事情,其實相當逆天又隱蔽,“張安學院”的構思在“狀元陪讀班”時期就開始籌謀,張正東在豐邑縣對本鄉本土“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業務,算是一個初步試點。
《志願者定向培養計劃》衍生出來的“九八計劃生”,則算是正式在在校學生群體中有了嘗試。
目前來講,江口省內部的集體認可度還有接受度,還是相當不錯的,口碑很好。
那麼這時候“張安學院”進一步深化,完成新時代的“包分配”,這碗飯,要是吃上了,他帶人砸了江寧府都會有人誇他砸得漂亮,砸出了時代風貌,砸出了現代藝術的最高傑作……
不過嘛,這活兒一如既往的陰間,是絕對不能讓人發現自己真實想法的。
造福社會的夢想,他是肯定沒有,整點陰間活兒來報復社會,他十分有興趣。
所以哪怕到了過年,張大安都還忙著在電腦前完善方案。
計劃書沒有個幾百頁搞不定。
比編纂新東圩港中學的新訓練大綱還麻煩,沒辦法,江口省的高考即將邁入年年抽風的階段,未來二十年,沒有一年是正常的。
今年的高考經驗,在第二年鳥用沒有,高考模式都能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
不過好在對他來說問題不大,反正他已經“三連狀元”,並且退役高考界,留下了一個“新東圩港王朝”,戰績可查,不服solo。
老頭子見他大過年的還這麼忙,也是覺得奇怪,“大年夜”廚子們做菜的時候,他還嘮叨了幾句:“過年還忙個甲魚啊,吃吃飯放放鞭炮不蠻好?”
“過完年有大生意,我也是難得有空。之前到處開會,上大課全是多媒體,要不是學堂裡現在人手充足,我恨不得人劈成兩半來用。”
“大過年的說點好聽的話呢。”
老頭子叼著煙也是無語,自家這個“文曲星”,就是有點兒口無遮攔。
不過也不能怪他,從小跟著自己二兒子,都怪二兒子張正東,素質太低了,帶壞了這個侄孫。
“哎,張安,我倒是忘了問你。你打算幾時養個一男半女呢?”
“看情況,現在資產規模太大,養了我也怕出事情。”
“……”
感覺完全不知道侄孫在說什麼的老頭子也放棄了交流,換了個問題,“那你現在有多少資產?一個億有吧?我聽老三他們講你現在就是億萬富翁,比沙洲市首富也差不了多少。真的假的?”
“那不至於,我呢只是欠賬少,現金多,固定資產就相對來說要少。大概十來個億吧,具體有沒有二十個億,這個要算一算。”
“狗日的……”
這下老頭子直接驚呆了,張大了嘴巴,菸灰掉落都沒回過神來。
半晌,他才抖著菸灰略微有些激動地說道:“那尋個大娘子是要慎重一點,最好能鎮得住亂七八糟人的。然後呢,我也要努力多活長遠一些,現在早死就不合算了。活得越長遠,鮑參翅肚才能吃得越多。我不怕得痛風的。”
斬釘截鐵,張氣弘同志表示自己要揮霍,要為侄孫分憂,要吃大海參,大龍蝦,大螃蟹!
不過一想到侄孫十幾個億的身家,頓時又覺得自己的想法似乎有點兒土鱉。
氣質這一塊,張氣弘同志一向拿捏得很到位,並且二兒子張正東遺傳到了核心氣質。
點了一支“華子”,老頭子哼著小曲兒在外面轉悠,這光景房前屋後都多了新蓋起來的房子,不過不是村裡的,而是張大安的。
考上狀元的特別獎勵,“宅基地”一個狀元一份,於是除了西邊張叔叔家不動,東南北三面都新蓋了三層小樓。
鋼筋混凝土澆築起來的“碉堡”一樣,互相都能聯通,地下室還有備用發電機,不間斷供電系統也有,並且還有三臺電梯。
老頭子過來串門,得先在朝西的側門刷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