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是縣城婆羅門

第243章 陪睡能不能讓林浪那個傢伙出手啊?

冰凝的臥室在二樓,並且還是處於一個角落,她下方是雜物間。

而林浪的臥室雖然也在二樓,可他臥室下方,是自己爸媽的臥室。

最主要的一點,冰凝給自己的床腿墊了隔音棉,晃悠的聲音,傳不下去。

“給我吃,給我吃……”

“嘿嘿,好吃好吃……”

“我真躺平了啊,你要是覺得虧了,就再安排我做點別的。”

“嗚嗚,小浪浪你太好了……”

……

林浪一覺醒來,時間就來到了2019年1月1日。

今天原則上是要放假的,不過大魚傳媒不接受原則。

過去的一年,林浪需要把財務報表弄好,留做備案。

定額定稅的政策,整體來說主動權還是在別人那邊,除了今年之外,別的都不好說。

萬一明年扯個什麼年度彙算之類的,林浪也只能認了。

大魚傳媒目前兩個進賬的專案,一個是利用擦邊女主播給公眾號引流,再利用新媒體小說進行套現,這個功勞,至少有一半屬於畢小方的,另外三成算林浪自己的,最後兩成則是算別人的。

從一開始每個月十萬左右的充值,到現在每個月充值額度超過八十萬,管理的公眾號數量達到了一百四十三,在不去掉重複粉絲的情況下,所有公眾號的粉絲數量加在一塊有一百八十萬人。

當然,開支也不小,從一開始的三分之一,到現在接近對半開。

未來這個利潤空間會進一步壓縮,但整體依舊算是一個好專案。

另外一個來錢的專案,就是給新誠典當行做推廣運營,除了一開始林浪主動幫忙,後續利用營銷號稍微給引流了部分之外,別的支出並不大。

網際網路就是這樣,有時候賺錢的活反而不累,前提是要自己能挖掘出來。

新誠典當行那邊,每個月能支付一百多萬的分紅。

其餘的專案,就一直在花錢了。

比如簽約網紅,比如公司的一些固定支出……

目前公司員工接近二十個人,高瑜又招了兩個剪輯跟三個攝影師,還招了一個內容創作,開的工資相當高,五險一金月薪一萬二。

林浪看過對方設計的內容,非常不錯,主要設計一些擦邊曖昧的場景,幫助畢小方那邊獲取了很多流量。

這就是人才啊,絕大部分網紅沒流量,單純就是他們壓根不懂的設計劇情,也掌握不好節奏。

不是單純拍一點劇情內容就能火的,很多看起來很真實的內容,同樣少不了背後的加工。

大魚傳媒這一個月,又簽約了六個網紅,除了讓米小帆那邊帶來的四個之外,另外兩個,都是高瑜按照林浪之前給的名單拿下來的。

其中包括一個段子創作的大學生,另外一個是廚師。

林浪找過那個大學生,對方沒怎麼回覆,也沒有表達想要合作的意向,至於那個廚師?他連聯絡方式都沒有,也沒在網際網路上開始運營。

“高姐,這個廚師,你是怎麼找到的?”

“我就在京城讀的大學啊,很多同學都在京城,讓他們幫忙打聽的。”

“真牛!如果有空的話,過幾天我去京城跟對方談談。”

“隨時都可以啊,對了,關於上一年的財務,我已經快整理完了,等整理完了之後……”

林浪不等高瑜說道,立馬插嘴道:“高姐,我這次回來,剛好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大魚傳媒的業務越來越多,我個人心有餘力不足,想要給公司找個副總。”

高瑜笑著問道:“這麼年輕就心有餘力不足了?”

“這種事,靠天賦的嘛,況且遇到高姐這樣的,我要是給錯過了,大魚傳媒以後可就起不來了。我準備拿出大魚傳媒20%的股權作為激勵,留給公司的高管,同時再拿出5%的股權給高姐。”

股權激勵就是,只要完成公司的要求,只要給公司賺錢了,都能按照一定的比例拿到對應股權的分紅,具體可以根據合同來算,往往如果要離開公司,就要把這些權益還回來,至於回收這些權益的價格,則是按照合同來走。

而股權則是個人保留的。

加上高瑜自身也能去競爭那些股權激勵,可以獲取更大的話語權。

等同於林浪這邊開了底薪,又給出了一個空間很大的漲薪預期。

林浪沒說什麼顏克明的事情,因為他上輩子也是從大公司出來的,即便高瑜跟顏克明有一定的關係,最終也很難成為高管。

只要關係不超過親生血脈這一層,那麼反而是副作用,畢竟任何公司做大之後,裡面難免存在著各種內幕,權利交易,讓高瑜接觸到了,對顏克明不利。

那樣的東西,寧願交給外人來負責,因顏克明能掌控外人,掌控不了自己親戚。

高瑜在顏克明那邊,年薪兩三百萬就到極致了。

在自己這邊,就不一定了,她可以當話事人,可以自己制定一些策略。

真正有管理能力的人,不在乎去什麼公司,哪怕是從挖礦的跳槽到自媒體,許多管理層面,都有相通的點。

高瑜能無縫銜接大魚傳媒,就足以說明這些問題。

高瑜聽到林浪給出的條件,很驚訝。

因為,這太大方了。

股權激勵什麼的還好,這東西本身就是林浪分配公司權力的一種手段,誰能拿到多少,全看林浪自己。

可貨真價實拿出5%的股權?上次顏克明給沈安安送了1%,就花了一千萬。

關於大魚傳媒的潛力,她很認可,有兩個非常穩定的收入來源,等網紅達人這邊挖掘出賺錢的路子之後,整體的賺錢能力可以輕鬆翻幾倍。

畢竟最大的流量,還是在米小帆這種達人身上。

“上來就拿5%,公司以後不招別的高管了?”

高瑜問了一句。

“有高姐了,別的就無所謂了。”

林浪給出的這個解釋,顯得有些過於重視了。

但實際上,股權這種東西,就是金融的一種小手段,想要稀釋掉十分容易。

別說才5%,就算當初天錦資本,另外三個股東手裡有20%,不也被稀釋掉只剩下12%了嗎?未來還能更進一步的稀釋。

高瑜肯定也知道這一點,但稀釋股權,並不能往低了稀釋,代表著林浪目前給出來的東西,就是貨真價實的五千萬。

哪怕這五千萬的認可度還不高,只有顏克明在人情的基礎上,象徵性的拿走了1%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