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銘盯著冰箱裡僅剩的兩罐王老吉,正盤算著改日熬些冰酸梅湯或是冰檸檬汁,興許更能招攬生意,忽覺身後傳來窸窣響動。
一扭頭,正撞上李二郎貓腰貼過來的腦袋。
李二郎慌忙直起身,眼神直往冰箱門縫裡飄。
吳銘失笑,索性將冰箱門敞開到底:“這叫冰箱,可製冷存冰,與冰窖無異。”
冷氣裹著白霧翻湧而出,李二郎瞪圓了眼,伸手欲摸還懼。
吳銘抽出兩罐涼茶倒進啤酒杯,反手拍上冰箱門:“愣著作甚?還不快給客人送去!“
李二郎如夢初醒,忙不迭端起琉璃杯疾步出屋,見多了堪稱玄妙的造物,區區琉璃杯已經無法令他的心再起波瀾。
吳銘笑著搖搖頭,著手準備宮保雞丁。
這道菜屬於糊辣味,辣度不高,就算是從不吃辣的人也能接受,因此無需調整口味,可以直接按原版的做。
食材可以用雞胸肉也可以用雞腿肉,中午已賣出幾份,剩下的食材正好夠做兩份蓋飯。
店堂內,蘇轍端著結滿水珠的琉璃杯淺抿,涼茶順著發燙的喉嚨流下,驅散了周身燥熱。
“啊!”
他發出滿足地嘆息,正欲再飲,忽然想起聖人的教誨,君子應先難而後獲,先苦而後甘,自己尚未考取功名,怎可耽於享樂?
心裡這樣想,手卻自作主張地捧起了杯子,嘴也自作主張地湊了上去。
“啊!”
痛快!
他忽又想到,飲食本是人之常情,聖人說過:食色,性也。既如此,便再放縱這最後一回,下不為例!
蘇轍暗下決心,復又舉杯。
“啊!”
放下杯盞時,兩碗新炊的蓋飯恰好端來。
“客官請慢用!”
李二郎擺好碗箸,快步回到簷下招攬生意。
此刻未及飯時,除了屋裡的二位,街上行人皆步履匆匆,哪有人會在申時之初用飯?
儘管如此,李二郎仍執著地揮動汗巾,招呼每一個路過者。
廚房裡,吳銘正在核算晚間的供餐方案。
他承認他對梅堯臣說的那番話有些誇大其詞,單鍋小炒光是食材的成本就高達二十文,怎麼可能賣得和粥一樣價廉?
莫說單鍋小炒,即便三十文的蓋飯,對日掙百文的百姓而言也過於奢侈。
單鍋小炒不行,就得換個思路,做大鍋飯。
用食堂的標準來做,按“盒飯”的形式賣,不必苛求味道,也不必講究用料,只需量大、價廉、滋味勝過同等價位的飯店即可。
吳銘起初也想過採買張濤廠裡的預製菜。
仔細想了想覺得沒有必要,因為店裡的食材都是當天買當天做,絕不過夜,那些剩下沒用完的食材和邊角餘料,正好拿來做大鍋飯。
吳銘清點完食材,定下今晚的選單。
盒飯要做,比盒飯更便宜的雞湯麵也要做。
他支起湯鍋,將雞骨架扔鍋裡熬湯,面就用流水線生產的掛麵。這五文錢的清湯素面雖不及宋朝老師傅的手擀麵筋道,卻能讓囊中羞澀的腳伕果腹,主打一個薄利多銷。
正忙活著,李二郎忽然探頭進來:“掌櫃的,又來了三位客官,指名要見你。”
“又要見我?”
咋的,我成本店頭牌了?
吳銘將灶火調小,拿抹布擦了擦手,剛跨出後廚,就見灶房的柴垛後面縮著兩條人影,定睛一瞧,正是大小蘇。
“二位……”
“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