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飯館通北宋

第48章 向學之心

吳銘是瞭解老爸的,知道他自帶百倍增幅,客人說句“還行”,經他傳進後廚便成了十個字起步的花式讚美。

倒讓謝清歡信心見長,甚至有點翹尾巴,廚藝姑且不論,鐺頭的架勢先自擺足了三分。

別說,肉鮓真成了今日爆款,每兩桌就有一桌點一份嚐鮮,畢竟才五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而從顧客的反饋來看,也幾乎都給出正面的評價。

拍黃瓜也毫不遜色,雖說川味飯館早拿了冷食類食品製售許可證,可老爺子當年掌灶時,一心撲在蓋飯上,冷盤的種類比廚房裡的泡菜罈子還少,翻來覆去就涼粉涼麵、泡菜泡鳳爪等幾員老將。

如今有這麼個好徒兒在,冷盤隊伍的擴編指日可待!

“慢點吃,趕得上打卡。”

陳桂彥細嚼慢嚥,儼然一個美食評委,期間還要了瓶冰啤,拿肉鮓當零嘴兒小口慢酌。

“你太有品位了哥!這蓋飯真香!”

小孫腮幫子鼓鼓脹脹的,說話含糊不清。

這盤青椒肉絲蓋飯給他吃服氣了,陳哥的話真是一點兒不假,現炒把料理包吊起來打他不意外,可像他這種不挑食的人,竟然也吃出了食材之間的差距!

香,太香了!

22塊只吃了個蓋飯是有點肉疼,可想想袁記那偽現包餃子都敢賣這個價,一份中式快餐甚至比這更貴,分量還不如這個多,頓時覺得贏麻了好嘛!

餐盤轉眼被扒到見底,小孫頂著滿頭熱汗灌下半杯啤酒降溫。

要是有空調就好了,這風扇也不給力啊……

心裡想著,餘光瞄向鄰桌的小炒,只見紅亮的二刀肉捲曲成漂亮的燈盞窩,勾芡的醬汁在燈光下映出鮮亮的光澤,饞得他喉頭直滾。

“陳哥,咱明兒別點蓋飯了,整倆炒菜唄!”小孫興致勃勃,他已經決定明天要再來光顧,“兩份蓋飯的價夠炒盤硬菜了!”

陳桂彥晃著酒杯笑:“明天不是你值班?等換班再來,人家早打烊了。”

“不!”

小孫筷子一抖,他竟然忘了這茬,趕緊摸出手機。

“死心吧,這家店不做外賣,也不適合外賣,現炒的菜出鍋時最香,一打包就得降幾個檔次,等送到你手上,和上快餐店叫個套餐也差不了多少了。”

“陳哥。”小孫突然正襟危坐,“我明天中午真得回趟家……”

“爬!”

掃碼付了錢,見離上班還有時間,陳桂彥再次溜到前臺跟吳叔搭話。

他前兩天剛在論壇發帖稱這家店缺乏特色,結果人後腳就推出了特色菜。

是真夠有特色的,當別家主廚都在搞新派融合菜時,這對師徒竟拿現代技法搗鼓古菜,聽起來分明讓人眼前一黑,吃起來卻令人眼前一亮。

味道真心不錯,將原本用於炒制火鍋底料的草果拿來拌菜,也確實別具一格,至於一千年前是否有這道菜,原本的做法又是怎樣的,他倒沒有特別瞭解,也並不關心,好吃就對了。

“怎麼會想到復原古菜呢?”

陳桂彥朝廚房探頭,但見師徒二人正忙於做菜,最終轉向吳建軍發問。

吳建軍張口就來:“他們師徒成天就琢磨這些,對北宋的飲食文化尤其熱衷,正經讀過好些古籍呢。不是我吹,研究歷史的科班生都不一定比他倆懂!”

陳桂彥笑笑不接茬。以他的經驗,凡是帶“不是我吹”字首的,後面的話十有八九便是吹噓。

但要說這對師徒痴迷傳統文化,這倒不假:人家連衣服都換成古風了,櫃檯上還擺著本線裝的《山家清供》呢。

如今穿漢服擺拍的年輕人隨處可見,並不稀奇,稀奇的是,這對師徒絲毫沒有擺拍的刻意感,自然得彷彿在穿日常居家服一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