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吧,裝吧,哎,拿你沒辦法。”
“夠了,夠了,陳菜農,我要不到那麼多貨。”
陳家志才不管他,反手就是一句:“昨天你在我這兒拿了貨後,還去其它地方拿了貨,今天肯定也沒拿夠~”
這時,又走過一個熟客,路過陳家志攤位時,腳步有些匆忙,陳家志直接喊道:
“377,剛才我放了20斤空心菜到你車上~什麼時候有空結下賬啊。”
“我靠,陳菜農,你又來~”
“今天不結也行,下次你來買菜一起算。”
“吊毛,我服了你了。”
車牌尾號3位數是377的顧客掉頭數出8塊錢放在菜面上,臨走了又抽回了一塊錢。
陳家志也不在意,拿起7塊錢放進包裡。
即使同樣的賣菜方式,陳家志前幾天已經用了好幾次,劉明華和其它幾位菜農再次看到依然歎為觀止。
太踏馬熟練了~
一點生澀感都沒有。
李明坤看向臉皮同樣很厚的易定幹:“你要不要試試這樣賣菜?”
“我前天試了,人家到現在都還沒給錢,說他沒要我的貨。”易定幹無奈說道:“太難了,我學不會。”
李明坤嘆道:“現在只有捲毛菜頭能每天讓秀才吃癟了。”
易定幹:“那廝現在要天亮了才來。”
陳家志沒注意幾人的談話,他菜多,壓力大,在賣菜裝菜時還要注意來往的人群。
遇到熟客就搭話,然後回憶他們過往拿菜的資訊,尤其是在筆記本上有送貨記錄的。
這些人比較重信譽,強塞容易回款。
多半也長期在附近市場活動,真沒給錢,以後菜俏時總會再來,記住資訊到時一起算。
只是目前還沒出現賴賬的,說明他看人下菜的本事在這個時代的市場也很適用。
畢竟是蔬菜供求偏緊的時代,採購還是願意和有本事的菜農搞好關係。
在一點點的磨時間中,菜也在變少。
正當陳家志埋頭裝菜時,一道光線照進了旁邊的排菜心裡。
他以為是老客戶18號檔口來了。
抬頭一看,確實是老客戶,不過是跑了的老客戶:和尚。
陳家志下意識的以為和尚要裝菜,然而,和尚看到了他的動作,卻說道:
“噢,我不是來買菜的,只是走到這裡了,就順路來看看。”
“呃……”
陳家志心中罵娘,你還挺有閒情雅緻的啊。
和尚看了下菜心,嘴上沒說什麼就走了,但陳家志分明看到了他臉上的鄙夷,以及想他想表達的意思。
“小菜農就是小菜農~”
他最近菜心品相確實較差,即使精心挑選的排菜心也只能說是一般。
陳家志默默記下這筆賬。
徐和想著剛剛小菜農的菜,心裡還微微有些慶幸自己前段時間溜得快,不然長期拿他的貨,肯定得給酒店留下不好的印象。
自己雖然是關係戶,但也是有追求的關係戶。
生意有一搭沒一搭的,又蹲守了十幾分鍾,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
“排菜心30斤,今天多少錢?”
“30元。”
“明天還是這麼多。”
3張10元的鈔票被放在了菜筐面上,然後來人就這麼走了,期間可能只能看了一兩眼菜的品相。
這就是本市場18號檔口。
陳家志已經習慣了他的風格,連對方姓氏都還不知道。
劉明華又默默去送貨,走在路上時,他心裡很糾結,進廠的事有著落了,工資沒有陳家志給的高。
而且跟了陳家志一段時間後,看他在市場上和採購商們鬥智鬥勇,一晚上收入就是大幾百元,心裡總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但賈素珍進了廠,他有些不放心,在掙扎了一路後,劉明華回來後向正在筆記本上做記錄的陳家志說道:“明晚我可能就不來了。”
“不來了啊~”
陳家志愣了愣神,有些突然。
劉明華:“我估計你也沒多少菜了,後面一個人應該忙得過來。”
陳家志嘴唇蠕動,想說再過八九天我菜又多了,但燈光下的劉明華眼神很堅定。
“找到工作了?”
“嗯,和素珍一個廠。”
“哦~好。”頓了頓,陳家志就包裡摸出15元,說:“這是今天的,嗯…以後有需要,也可以再來找我,估計到時候我做大了,還需要人。”
劉明華只是點了點頭,他估計很難了,這些天,他一直沒敢和素珍說他在給陳家志幫忙。
不知不覺,天亮了。
陳家志依然還剩有三四十斤空心菜。
“噢~”
“來了~”
聽到眾人的聲音,陳家志偏頭向一側看去,不出意外,捲毛菜頭來了,整個市場最不給他陳菜農面子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