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不過來最好,最近光看他得意,總有一天還得掉溝裡去。”
雨不小,但溫度又不低,整個菜場裡有點像是在蒸桑拿。
而且下了一上午,
有些過密的露天葉菜可能又要損失一些。
如果雨再繼續這樣下,陳家志會考慮把劉明華現在的幼苗全部推倒重來。
雨停了,他也不會過多管理,讓其自然生長,有菜就收,沒有就重新整地播種。
不過所有的地,都要陸續上小拱棚。
一批批的上。
所以不急。
下午五點過時,陳家志和敖德海夫婦倆才開始收菜。
李秀留在家裡弄塑膠紅繩,綁豇豆和後面空心菜都用得上。
其實她更想出來摘絲瓜。
陳家志怎麼可能同意,前些天盡剪一些歪瓜裂棗,好不容易有機會體驗一下剪好果子的感受。
咔嚓~
咔嚓~
一根根盤靚條順的絲瓜被他剪下放進竹筐裡。
別說,挺帶感。
靚仔配靚瓜,誠不欺我。
唯獨下雨不太美妙。
絲瓜、苦瓜、豇豆、菜豆都處於採摘期,也在同步開花結果。
一場雨下來,後續產量又要受到影響。
而且,這時候不能過渡打藥,因為要保持採摘。
尤其是現在的氧化樂果、敵敵畏等農藥,毒性很高,每年都有相關的食物中毒事件。
但高溫高溼的天氣又最容易滋生病蟲害。
陳家志在豇豆的花苞裡就發現了薊馬,現在常用的藥劑就是樂果和敵敵畏。
推薦安全間隔期5~10天。
而這兩種是高毒和劇毒農藥。
農殘能不高嗎?
陳家志自問操守其實不算高,但在長久的培訓和學習下,也知道不能輕易突破底線。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以後還怎麼走高階路線?
所以,現有的農藥要合理使用,同時搭配吡蟲啉、阿維菌素等低毒農藥,配上物理手段……
收完了這幾樣菜,雨也停了,陳家志又去揭膜。
不知何時,李秀也出來了,“不用去幫敖德海他們收菜心嗎?”
陳家志搖了搖頭,說:“我估摸著時間呢,打算等菜多了,以後專門讓他們收菜,按時間計價。”
收葉菜很費功夫,
所以後世的大菜場一般都是分工合作,採收組、打藥組、水肥組、賣菜組等等。
陳家志也計劃參考這一套來。
一直到收完菜,劉明華今天都沒出現,可能也知道陳家志一時湊不夠錢。
凌晨的賣菜也很順利。
最後剛好賣了480元。
接下來兩天也是如此,時而陰雨,時而烈日,但無論天氣怎麼變,陳家志都雷打不動的去賣菜。
5號地的1畝菜心是分四批日期播的種,最早一批已經收完,第二批今天收完也能清空,敖德海兩人除了收菜,也開始參與整地等工作,也正式成了他的工人。
這兩天依然沒采收空心菜,但每天的收入都很穩,一天479元,一天473元。
5月初到目前賣了5天菜,一共收入了2300元,除掉花銷,以及預付給劉明華的400元。
陳家志手裡又有了1800餘元的活動資金。
有錢了,就想去農資店。
不過劉明華在消失兩天後又出現了,找他去轉籤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