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志:“有啥好心疼,這不,老天爺又在下雨了,你要信我,趕明天就趕緊收菜去。”
“去去去~”隔壁屋竄出來個穿著短袖的婦女,“秀才,你可別教壞我們家永鋒,你這福氣,我們可享受不了。”
“娟嬸說得好啊,秀才的福氣一般人可壓不住。”
出來的老鄉越來越多,時不時都去看一下陳家志的菜,壩子裡充滿了籲虛嘆息。
陳家志也不管,看一看又不怎麼樣,這點事也藏不住,還不如大大方方的,後面真出事了,也別怪他沒提醒。
“這下花城人可有福氣了,這麼小這麼嫩的菜上哪兒去買哦!”
“菜這麼小,一畝地能收多少菜,成本都收不回來吧。”
“真是敗家子啊!”
“那可不,一家人慣出來的敗家子,這菜收了多可惜喲!”
連劉明華的老婆賈素珍都去看了看,嘴角掛滿了譏諷:“還好我家劉明華聽勸,什麼事都聽我的~”
這個晚上,陳家芳沒出門,早早睡了,姐夫易定幹倒是又去打了會兒牌。
陳家志因為明早要去賣菜,也睡得早,他知道很多人都想看他笑話,不過事實會證明他才是對的。
其實他也一直在提醒,奈何沒人聽,最多也就把防治病蟲害放在了心上。
凌晨,差不多12點半時,陳家志就起床到壩子裡裝菜,一起的還有其它幾個老鄉。
鐵框焊接的很深,一個最多能裝上百斤,陳家志今天用了三個鐵框,最後還是易哥出來幫忙,才把鐵框掛在了後座上。
“家志收了不少菜啊,這得有兩百多斤吧,有點可惜。”說話的是菜農郭滿倉,也比他大幾歲。
“沒什麼好可惜的。”隨意應了句,陳家志跨上車後,就與菜農們消失在了黑夜裡。
出了東鄉菜場後就上了大路,外面大多是黑漆漆的,過了南浦大橋,進了洛溪新城後,才有了路燈。
陳家志這時也關了車前燈。
隨後就是最辛苦的一段路:洛溪大橋。
在他們這批菜農眼裡,花城比不上滬市,原因之一就是橋太多,而且都是拱橋,又陡又長,上坡時要玩命推,下坡時又要當心踩剎車。
推了接近一公里的車,陳家志身上的衣服早就被汗水打溼了,空氣也很悶熱潮溼。
還有些人在中途休息,但記憶裡有一名菜農老鄉因為在橋上休息,最後被飛來的輪胎給砸傻了。
相比上坡,下坡的時候主要是危險,尤其是陳家志的剎車不怎麼靈。
還好他人個子高,雙腳可以勉強觸地剎車,易哥前世時騎他車摔那麼慘,大概是因為腿不夠長~
過了洛溪大橋,又騎了半個小時,才到了批發市場,昏黃的燈光下,菜農、菜販子、採購都聚集在這裡。
攤位費5元一個,隨便擺,但要等會兒才有人來收。
這會兒還早,市場裡空位比較多,在老鄉李明坤和郭滿倉旁邊,陳家志將腳踏車停了下來。
還沒將菜卸下,就有一名菜販子打著手電筒來看菜了。
“小白菜和上海青怎麼賣的?”
這會兒還早,陳家志直接就報了個高價,“都是一塊一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