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營地內。
林予安將松雞仔細地處理乾淨,用他偷偷帶來的混合香料和少許鹽進行了簡單的醃製,然後一半進行蒸煮,一半進行燒烤,很快香氣撲鼻的肉香讓他感覺自己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當忙活完這隻松雞的烹飪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遠處似乎還能聽到狼的嚎叫。當然現在他顧不上這些,只想快點品嚐這隻松雞!
他撕下一塊鮮嫩的雞腿,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隨後又喝了一口雞湯,醃製的很入味,雞湯和雞肉完全吃不出來腥氣!這讓他的味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
“這肯定比世界上任何一家米其林餐廳烹飪的松雞都要美味!”
他對著鏡頭,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很快就大快朵頤的吃完了大部分松雞,剩下的松雞則是被放進空間,打算明早錄製早餐素材。
林予安在吃完大餐後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在荒野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沒有任何娛樂設施,除了早睡早起,沒有其他辦法。很快林予安就進入了夢鄉,成就感佈滿身心讓他這一晚睡的格外安逸。
又是一天過去,時間很快來到了清晨,林予安在清晨,對著開啟鏡頭開始今天的錄製。
“早上好,昨晚享用完那頓美味的烤松雞後,我現在感覺渾身都充滿了力量!”
“今天是個大晴天,非常適合繼續我們的工程!目標是——讓我們的石牆再長高一些,爭取開始搭建屋頂的框架!”
經過前兩天的努力,庇護所的後牆和兩側山牆的下半部分已經初具規模,林予安今天的主要任務是繼續向上堆砌,並開始考慮門和窗戶的預留位置。
“砌石牆可不僅僅是把石頭堆起來那麼簡單。”
“最重要的是保證牆體的穩定性和密實性,要儘量讓每一塊石頭都能與周圍的石頭形成良好的咬合,然後再用我特製的粘合劑,也就是溼泥混合草木灰,來填充石縫之間的縫隙。”
林予安之所以不斷地對著攝像機說話,一方面是為了拍攝素材,二是對抗那孤獨的情緒,時刻調整自己的心態。
一整天的時間,林予安幾乎都撲在了,最後的石牆建設上,並有意識地在預計門口和視窗位置,用一些更長更規整的石塊和扁平的木頭作為過樑,預留出空間。
當傍晚的餘暉再次染紅天際時,庇護所的四面石牆已經基本合攏,只留下了門和小窗的雛形,看起來像一個堅固的石頭堡壘的基座。
林予安直起痠痛的腰,看著眼前這初具規模的庇護所,臉上露出了由衷的自豪:“太棒了!我的庇護所主體結構算是完成了!明天開始,我們就開始搭建屋頂的木質框架了!”
接下來的幾天,林予安的生活進入了一種規律而充實的節奏。
白天,他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永久庇護所的建設上,屋頂的木質框架也開始一點點成型,他會仔細挑選每一根用作樑柱和椽子的木材,用伐木斧和多功能刀進行細緻的加工。
每天他都會去溪邊釣魚,或者檢查陷阱,雖然陷阱的收穫並不穩定,但釣魚的技巧卻在不斷提升,偶爾還能在魚簍陷阱裡帶回幾條小魚,勉強補充蛋白質來源。
轉眼間,林予安來到奇爾科湖這片孤寂荒野,已經過去了十五天。
這半個月的時間,每一天都像是一場與自然、與孤獨、與自身極限的搏鬥,並且還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著他最初的規劃。
慶幸的是他的陷阱偶有收穫,附近漿果資源還算豐富,沒有讓他因為飢餓而作弊食用空間的食物。
這段時間林予安幾乎每天都要花費大半天的時間在砍伐、搬運和加工木材上。
因為沒有鋸子,他只能依靠伐木斧一點點地將粗壯的原木劈砍成合適的長度和形狀,製作出簡易的榫卯結構或者足夠平整的連線面,以便與石牆和彼此之間更好地固定。
偶爾在搬運特別沉重的原木,或者將木樑精準地架設到高高的石牆上時,林予安會趁著攝像機固定拍攝遠景,短暫地離開鏡頭範圍,然後利用金手指空間的助力,完成一些耗費體力的工作。
那座半地穴式的石屋庇護所已經初具規模,厚實的兩側石牆穩穩地矗立在石壁下,預留的門洞和窗洞也已經用木材加固了邊緣。
最耗費時間和精力的木質屋頂框架,是由數根小型冷杉原木作為主樑,再輔以密集的樹枝椽子,也已經基本搭建完成。
這期間的辛苦,不足為外人道。
又是一天清晨,林予安揉了揉有些惺忪的睡眼,習慣性地對著鏡頭打了個招呼。
“今天是我們搭建永久庇護所,很關鍵的一天!如果一切順利,今天我們就能把屋頂徹底封好,真正擁有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家了!”
“還有一個好訊息,之前那片的菊芋再有幾天就可以採集了,到時候我最少有一週的時間不用因為食物而困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