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網法師,魔法皇帝

第67章 手勢妙用,默發言靈

手印學講求的是心、印、力三者相合,和《束心念行功法》一樣,是對無意識本能下功夫的技藝。要做到用手勢取代思考,結印即是施法。

《手勢妙用》的編撰者在開篇就指出,手印本身沒有任何力量,它不是魔法符文,真正讓力量發生、運轉的根源在於結印者的意志。

不論是運用“氣”的武術家、武僧,又或者是編織魔網的法師,學習手印都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透過在結印時不斷給自己下達命令,凝粹意志力,以達到精神高度集中的效果,也是一種對心境的錘鍊。

整本書的內容並不多,可讀性挺好,林博一邊啃三明治,一邊翻頁,不知不覺就看完了。前半本書在介紹手勢印訣的原理,後半本則是一些手勢示意圖和修習注意事項。

咀嚼最後一口午飯,開啟水壺就著清水送下。

林博打算試試新學的技巧。

根據書中說法,擅長心靈暗示的靈能者在練習手印時有天然優勢,那些將身心錘鍊到如刀鋒般銳利的格鬥大師只需短暫練習就能入門。

對大多數學習者來說,學會第一個印訣花費數週到一個月,完全是正常現象,只要找到訣竅,後續會越來越快。

從揹包中取出法師之容戴好,林博又讓小海鷗去附近偵察放哨。

法師獨自處在岑寂無人的林地,披覆樹冠投落的濃蔭,閉目平復心緒,右手置於膝上放鬆,左手抬到胸前豎掌,無名指與尾指彎屈,用拇指壓住,結了個最簡單樸素的劍指印。

面具下飄起一陣沙啞的電流噪聲。

“(真言)銅月。”林博低聲唸誦自己的真名。

腦海中的符文一霎閃爍光輝,照徹心靈每一處縫隙角落,咒力震盪傳達周身。

形骸與心靈都隨著真言術的發動而屈從於他的意志。

處於這種高度自控的狀態下,林博再跟隨《手勢妙用》的記載,調整心、印、力三者,使之和諧融會。

慢慢的,他找到些許滋味,讓自己的大腦相信,左手結劍指就代表唸誦本名。

於是他反覆練習以鞏固成果。

左手放平,重新結印,同時口誦真名。

所謂“心動則印起,印起則力至”。發動印訣時一霎的思緒活動要如火藥爆發、雷霆乍放般,意志力瞬息貫穿心靈又瞬息消退,只留下一種嫋嫋不絕的餘韻感受。

印訣就要在這微妙的一剎那結成,行動迅速若火燒身。

劍指結出,“(真言)銅月。”也隨之脫口。

憑藉對自身的完全控制,林博的練習進度飛快,很快完成了第一階段心動則印起的修行。

接下來,是控制咒力同步迸發。

唸誦不同真名時,隨著言靈生效,咒力會投射在對應事物之上,就像他念誦鋼鐵真名,咒力就會傾注到他感應範圍內的鋼鐵造物內。

他試著用心念操控咒力,直接蔓延全身。在精神高度集中狀態下,腦海中本名符文散發的光輝逐漸擴散,如一燈亮起,照徹暗室,軀體血肉骨骼、毛髮指甲都浸潤其中。

林博有著身體在發光的錯覺,彷彿咒力的光芒要穿透面板。

這種體驗很奇怪,卻並不是他施展真言術的效果。

缺乏真名作為原初律令的咒力,就像雲霧般飄渺虛幻,縱然填滿了身心這個容器,也無法推動其運轉。

林博在心中默唸“銅月”,但咒力依舊沒有任何改變,似乎言靈就是必須說出來才能生效。

他換了個思路,既然真名的語義、字元和發音三位一體,林博又嘗試觀想本名符文的字形。

思緒集中在腦海深處的符文上,將其看得清清楚楚,他睜開眼,俯身用右手食指在鬆軟土壤上一筆筆描繪真名銅月的符形。

在刻下最後三筆前,他就主動抹除了這個符文,因為瀰漫軀體的咒力已經在和這枚符文呼應,不需要寫完就已經能證明結果。

書寫真名符文和唸誦真名發音,都能發動言靈,但都有洩密的風險。

最後的最後,林博開始思考真名的語義,也就是銅月所代表的他自己的一切,思考是不需要出聲,也不需要書寫的。

這個過程比想象中困難,他逐步追索過往全部的記憶,都未能找到那個契機。

直到某一瞬間,僅僅是在腦海中想起了自己的面容,隨即,言靈就發動了。

林博微微恍然,記憶都是第一人稱的主觀視角,想看清自己需要用第三人稱旁觀視角。要將記憶當作鏡子,照出自己的模樣,而非當作一條河流而踏入其中,淹沒在回憶裡。

銅月符文的語義就是他生命的每一個瞬息,他的“法師真容”。

由此,林博誤打誤撞發現了該如何無聲發動本名言靈。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