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燈塔熄滅。
今天不用早早出門,林博吃過早飯後,還能回二樓,把昨晚沒理解的一個力學知識點給順一順,就當飯後運動。
隨著接觸到的學識越來越深奧,他也體會到基礎不牢的危害。
先前用神經元啟用酊劑囫圇吞棗,把裡的內容硬生生啃下來,還沒化為己用,導致如今一些高深理論連標題都看不懂,如觀天書一樣,給他自己都看笑了。
所以林博沒有著急繼續購買新的理論典籍,而開始重溫舊書。構建知識體系是比刷技能熟練度更耗時的工作,且終身都要如此。
等到天色大亮,林博才開始執行上午的日程計劃。
先勘驗燈塔下方的地質結構,是沙土還是岩層,有無地下水等等,做好這一步才能開始繪製施工藍圖。
林博來到燈塔前的院子裡,輕捻一撮泥土,在鼻尖嗅聞。
燈塔建造在岬角頂部的臺地,颶風天氣的海浪都不會淹沒這裡,因此能有土壤存留,而靠近海岸線的低地,則都是粗糙的沙礫和卵石了。
他還不曾探知泥土的真名。從牆腳折下一株紫苑,輕嗅草木汁水的氣味,壓過泥土淡淡的腥氣,讓一種言語壓過另一種,以便他在靜默的冥想中探知真名。
林博還順帶分辨了這片土壤的丹性,獲得一次熟練度判定。
嗅香知髓篇:lv1(49.6/50)
知悉泥土真名後,林博低聲道出這個名字,隨即抬手輕揮,腳下的土壤彷彿被風吹過的水面,捲起浪花,在法師面前分開,顯露出下方岩層。
院子角落的苫布下堆放著一些從[機械工廠]撈來的鋼筋鐵板。林博唸誦真名,取一截沉重的工字鋼,塑造為錘頭,一下下反覆敲擊岩層,讓頑石藉助震波傾訴語言。
法師蹲伏下來,雙手按住岩石,藉助震動感知岩層結構,聆聽它嘶啞遲緩的呢喃,講述那些古老的地質記憶。
表觸內窺法探知的岩層範圍深可達百米,再結合岩石自身的敘述,它曾在大地的驚顫中破碎了幾次,其內部裂隙的延伸走向與範圍等地質資訊都為林博所知。
不同種類的岩石自然有不同的真名,石塔鎮的海岸上,大多是古老的岩漿岩,經歷地殼下高溫高壓的熔鍊,物性凝練精粹。
燈塔下方的岩石型別和東崖石窟是一致的,林博早已知悉其真名。
完成勘測後,他回屋裡繪製地下工房的施工設計圖,入口就安排在燈塔北面,工房主體設計成一個繞燈塔一圈的環形空間,不影響地基,以免發生沉降。
在地表建房子都是從地基開始往上搭建。而在地下建房子,則是從封頂開始往下搭建,施工順序顛倒。
林博參考的工程書籍是矮人種族出品的《群山殿堂——咱把礦洞變成家》。
這本書是他在多聯多易平臺購買自然哲學相關教材時,工程學科目套餐裡自帶的,他沒怎麼細看,現在才拿出來臨時抱佛腳。
他花半小時完成初版設計圖,估算了建造工房所需要的混凝土、鋼結構的總重量,再確定好分段施工流程。
林博打算先沿著燈塔外圍淺淺挖一圈,灌入混凝土,作為今後工房的穹頂,再向下掘出數個孔洞,打入鋼筋,澆築水泥承重柱,最後再開闢出活動空間。
工房的層高由水泥承重柱的高度決定,如果覺得還不夠寬敞,那就再掏出地下二層,只要別挖到海里,或是打進地下水層,就可以不斷加深。
完成圖紙就開始正式施工。
林博唸誦岩石真名,蹲下來按住石面,感應其內部的裂隙,將裂縫擴張延伸。
隨著石縫生長,發出輕微的咯嘣聲。
直到一塊岩石幾乎脫落,他再揮起小錘敲擊,將石塊完整剝離下來,操控其升起,再丟到院子角落。
岩石剛硬,要以生之御術直接塑形很耗咒力。而利用岩石內部固有的裂縫就是一種非常省力的方式。
被他剝下的石塊分量有大有小,形狀都不怎麼規整。
連續作業一個小時,期間倦累了就服用鯨油藥劑。他的效率很高,四十分鐘就挖空了燈塔外圍,形成淺淺的一圈護城河,剩下二十分鐘是在修復坑坑窪窪的巖面。
現在,幾乎整個院子都被掘了一遍,土壤和植株則被他移動到矮牆外。
林博從多聯多易平臺購買一批施工物料,再花大半小時攪拌混凝土,澆築工房穹頂。他估算得挺準,最後只冗餘兩袋水泥。
這種速幹水泥等到下午就能硬化,到時候再把土壤回填即可,如果行動迅速,傍晚來的訪客們甚至都覺察不出異樣。
此時距離中午還有一段時間,他就讓水泥在秋日曝曬,回燈塔裡準備鍊金學實驗。
晉升lv5真名法師後,林博可以聆聽魔法事物講述的泛靈星語。
泛靈星語的音素和古多雷語是近似相同的,只是音節更多,聽起來像是同一門語言。但二者蘊含的力量卻有明顯差距。
普通事物很難壓抑魔法事物的訴說,他想要探聽真名,就需要利用不同魔法材料之間的衝突。
今天上午的鍊金計劃是改進鯨油藥劑,他想嘗試降低副作用。
林博取出一份“淨化後的血肉”,打算將其作為藥劑的第二種主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