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天神色平靜,一點都不出意外,仙王境界不都是從巨頭開始的嗎?
紅塵仙、仙王巨頭、準仙帝,這不是正常的晉升順序嗎!
合情合理!
他開創第六秘境,掌中三寸是人間,在秘境法中也算是一個正兒八經的道祖了。
元神力的提升,讓三尸化身解析道果的速度一下子快了數十倍,以真仙元神比肩仙王跟真正進階仙王完全是兩個次元的差距,是質的差距。
“我變強了!”感知到此,秦天吐出一口濁氣,迎來昇華的可不只是元神,肉身跟神力都迎來驚世蛻變,強大到天地都不願為其將劫。
這一刻的秦天,好似一團黑暗中的火炬,燃燒著熾盛的光輝,照耀永珍萬物,光輝穿透虛空,躍遷到無垠虛空之上,好似滅界古香一般,為遠處的生靈提供座標。
一尊又一尊仙王法相自界海中升騰,宏偉無比,每一個都蓋世強大,窺見秦天昇華時的光輝,紛紛將目光投向此地。
這些生靈窺見秦天所在之地,速度一下子加快,朝著堤壩界的方向前進。
原著中,石昊在不久後點燃名為界滅的香,將仙域的方位暴露在界海當中,引來了不少至強者的攻伐。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距離第一批仙王迴歸的期限,已經遠不足三十萬年了。
自界海對岸歸來,距離的問題還是其次,真正令仙王感到困難的還是方向問題。
在界海之中,世界堆積在一起,不同的道則、不同因果匯聚在一起,太過沉重,磅礴的毀滅氣息扭曲了一切。
別說什麼東南西北,哪怕是前後都混亂成一團,就算是仙王的元神也難以捕捉到準確的方位。
無上的超脫者之死,塑造了十種詭異物質,而仙王之死,也會化作血雨,封閉世界,壓制萬道規則,令仙地不復存在。
哪怕只是真仙、大帝之死也會造就一片死域,讓無數星河,兆億眾生因此受到影響,或是丟掉性命,或是遭到詛咒。
而世界之死呢?正常世界之死,應當是物質粉碎,衍生地風水火,最終歸於混沌,重新化作開天闢地的能量,等待新的迴圈,重開天地,再度化作一方嶄新的世界。
但若是無數世界在一瞬間毀滅,世界的殘骸堆積成海,一重又一重,使得混沌也無力消化這一份“沉重”只能令其保持原狀。
那麼世界廢墟就會構成非生非死之景,如同出現bug一般,無法正常運轉下去。
這界海就是這般造成的,強者之死,必有神異,而世界之死,也自會有災厄。
整片界海就是一個葬地,是世界的牧場,也是某一紀元眾生的葬地。
秦天談及諸天萬界一葬地,並不單單是指的高原世界,而是包含了界海、上蒼、上蒼之上等,所有時空世界。
那位祭道之上的死,波及了整個諸天萬界,無限時空,兆億星河。
無論哪一處世界,哪一處歲月都在本能的趨近於那無上的高原,都會出現如界海的這般葬地。
這就是祭道之上的影響力。
仙王在這裡呆的時間長了,也會被迷失自我,遭受界海的詛咒,化作混亂生靈,長居在界海之內。
其中固然有黑暗物質的影響,但要是說沒有這界海的作用,秦天不相信。
一旦踏出堤壩界,哪怕修士想要“回頭”,所轉身的方向,也不是他一開始斷定的方向,會處於迷失當中。
可以說,一旦脫離堤壩界,再想要回歸就難了。
判斷座標需要足夠強大的道行,仙王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唯有巨頭才能真正推斷出精確的座標,保證自己的前進速度。
但只要捕捉到明確的座標,再想要靠近堤壩就容易許多。
不過這些種種對於秦天而言,都不是問題,他的元神足夠強大,雙重元神本質足以勘破任何迷霧。
不過,暫時秦天不打算回去,他剛晉升仙王巨頭,還想要斬殺幾個墮落仙王練練手呢
“大哥哥!”
這時,秦天耳邊浮現一道熟悉的聲音,讓他打消了想法。
那是他預設的因果線最高警示。
這一條因果線被觸動,意味著某人再度遇到危險了。
秦天止住腳步,回首眺望堤壩界的方向,那裡一片迷濛,世界與世界的殘骸堆積在一起,異化了所見的一切,哪怕是仙王一時半刻也尋不到回去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