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從流星花園開始

第86章 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

無數樂評人接收到了訊號,紛紛站出來表達了對江澈的欣賞。

對他才華的肯定,對九首新歌的吹捧。

《童話》已經吹捧過了。

延續了《快樂崇拜》風格的《我的麥克風》,將嘻哈風格繼續發揚光大。

快節奏,嘻哈與搖滾融合,風格獨特的《漂移》,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

搖滾風格,強烈節奏,歌名惹人遐想的《王妃》。

旋律優美,情感細膩,娓娓道來的《愛情轉移》。

趙敏與張無忌再續前緣,出演mv的《甜甜的》,連空氣都變成粉紅色。

還有被眾多教授,知識分子喜愛的《發如雪》。

這首歌以“三古三新”的特點,將中國傳統樂器融入現代流行音樂中。

同時結合西方音樂元素,創造出獨特的中西合璧的中國風音樂風格。

這是開創了先河的偉大作品啊!

有人將這種風格取名為“中國風”。

以至於高媛媛和江澈一起拍的這首歌的mv都暫時沒多少人提及。

“傑輪,現在排行榜上,江澈的新歌正在緊追你的歌曲,你有什麼感想?”

臺省,正在為新專輯宣傳的周杰輪被媒體堵住。

“這個我也有注意到,我覺得江澈是一位被低估了的創作者。

至於排名,讓時間來說話吧。”

“我們有注意到,江澈的這張新專輯他本人並沒有參與宣傳,假如你在銷量上勝過他了,你會不會覺得勝之不武?”

“額,不會。因為我相信,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一張專輯最後還是要靠質量說話的,你的歌寫的好,大家才會買單,而不是你天天來宣傳我就會買。”

“你下張專輯有考慮向江澈邀歌嗎?”

“額,老實說,我還真沒想過。

不過你的這個建議我會考慮的。”

4號,she發行了新專輯《美麗新世界》,加入八月檔的競爭。

《貳》發行的第五天,內地各大音樂排行榜上,前十里江澈的歌曲佔了一半。

前五更是佔了三席。

第一:《童話》,江澈。

第二:《發如雪》,江澈。

第三:《暗號》,周杰輪。

第四:《黃種人》,江澈。

第五:《他一定很愛你》,阿杜。

第六:《不得不愛》,江澈。

第七:《無所謂》,楊坤。

第八:《直來直往》,孫燕資。

第九:《王妃》,江澈。

第十:《最後的戰役》,周杰輪。

恐怖如斯!

誰看了不得倒吸一口冷氣。

有媒體稱呼江澈為“中國風”的開創者,認為《發如雪》是開啟華語樂壇中國風熱潮的標誌性作品。

更有好事的媒體稱呼江澈為“江半壁”,認為他是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

粉絲認為還是太保守了,這都超過一半了。

有媒體認為“周江之爭”已經結束了,江澈完勝!

倚天劇組門口,記者比《童話》釋出後的人多了一倍。

其中不乏一些中字頭的媒體。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你怎麼說?”

賴水清一臉期盼的看向江澈。

這半個月來,媒體雖然沒有采訪到江澈,但他們並沒有離去。

每天都有倚天劇組的演員跑出去接受採訪。

採訪就一定會被問到跟江澈有關,大家都是好話奉上。

黃小明更是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又跑來探班。

這次可不是兩邊溝透過後演戲給媒體看的,而是他個人的意思。

黃小明特意當著蹲守的媒體的面,揮手打招呼。

要不人家後來能紅那麼久呢,對機會的把握能力就是棒。

“賴導,你準備準備,然後把記者朋友們都請進來吧。

我帶著媛媛姐和靜文姐一起接受採訪。

順便再問問別人,看還有沒有想上電視的,機會難得。”

“你小子。”賴水清大笑著拍了拍江澈的肩膀。

只此一人,抵得上千軍萬馬了。

他現在一點也不擔心倚天拍完之後找電視臺售賣的問題了。

就江澈這個人氣,電視臺得主動提價,還得互相爭搶。

張大鬍子會炒作又怎樣?

現在還能看到射鵰和天龍的訊息嗎?

現在報紙上,新聞上,都是江澈。

倚天劇組搭他的光,也被人頻頻提起。

“大家暫停一下,現在有個情況,馬上會有大批記者進來採訪,願意上電視的可以跟著江澈一起接受採訪。

大家自行決定,名額有限。”

賴水清說完放下大喇叭。

人群躁動起來。

“你說我跟過去怎麼樣?”

“就你,別把記者的相機醜壞了。”

“我要不要過去呢?我跟江澈還說過幾句話呢!”

戲份不多的人有自知之明,哪怕沒有的,也會被同伴痛批,清醒過來。

“國力老師,貼林老師,有興趣接受採訪嗎?”

“算了,我們一把老骨頭了,而且上個星期我們也被採訪過了。”

“徐景江老師呢?”

“別,這個機會還是讓給有需要的人吧!”

徐景江雖然看上去五大三粗,其實心思細膩,還是個社恐。

“導演,我想去。”

飾演丁敏君的林靜和飾演楊不悔的鮑逸琳站了出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