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開局成為七級工程師

第70章 廠書記

電動機,簡單來說就是把電能轉換為動能。也屬於機械動力的一種,因為機械動力組合件,它是需要外力來驅動的。

手動,電動,氣動等等。

要想一臺機械裝置動起來,總是需要一種動力源的。

電動機主要的構成就是靜止和旋轉兩部分組成。靜止是由鐵芯和線圈之類組成,一點通電,就會產出磁場。

這磁場是有吸力的,要證明磁場有吸力很簡單,大家看見高壓電漏電的時候,可以打溼全身靠近,或者拿著一根大鐵棍之類的在手上。

那時候你就會感覺到自己好像要被吸過去了,出現這樣的情況只要保持冷靜。這場面很容易解決的,當你被電焦了,表面不導電了,這吸力會自然消失。

千萬別喊人來拉你,因為多一個人只會電更久。當然了,一般也不會給你機會喊人就是了。

線上圈通電產生磁場後,轉子部分就會旋轉起來,也就完成了電能到機械能的轉換。

電力越強,轉的就越快。同樣為了適應強大的電力,線圈和轉子部分的零件也要做相應的調整。承受不了電力,電動機也是一樣會燒掉的。而電力太小,線圈的阻力又太大,又會帶不起來。

所以電動機加強功率,是要配合電力來調整的。好在機械配件廠本來就是單獨拉的線路,有三相電,不用擔心電力不足的問題。

電動機的原理江成是懂,但身體原主是學機械動力運用的,讓他怎麼去使用電動機為動力去做一些東西才是他的專業。

比如後世的電動摩托車,電瓶為電源,電機為電力轉換。別說電動摩托車了,有後世那樣的蓄電瓶,江成能把腳踏車都改裝成電動腳踏車。

但這個時代蓄電瓶是有,不過電瓶很大,還儲存不了多少電。不實用,主要是用於少量的儲存過程。

這個年代汽車是搖桿鑰匙啟動的,依靠的是人力傳輸為動力點火。摩托車雖然不是搖桿的,但也是用腳蹬的,也是人力傳輸動力。

後來升級為鑰匙擰動,其實就是依靠電力點火。江成要生產發動機的時候,肯定會解決這個問題。

言歸正傳,江成去找過後勤部的李科長後,又去周長那邊了,機械配件廠也給贛省機電廠生產零件,是合作單位。

讓機電廠派人過來協助解決裝置升級的問題,這對於電機廠以後也是有好處的。電機廠現在生產的電機,也是很多零件依靠進口。

機械配件廠的裝置升級,也能減少電機廠的進口開支。很多零件的進口,不是說有就有的,得提前採購,等很長時間。

另外就是成本問題,進口一個零件比如是十塊錢,但如果自己能生產,可能就是原材料一塊鐵塊的成本。

至於人工成本,國內大家這點工資,真可以忽略不計。

比如現在進口的汽車玻璃,一塊玻璃上百塊。要是自己能生產,不過就是一些沙子。

機械配件廠要是生產出只能依靠進口的零件,就算賣的貴,國內都是優先購買的。因為機械廠賣的錢也是要上交國家的,只能留一部分作為發展。

國產再貴都好說,進口的話,一百塊都要思量。

也就是現在跟蘇聯關係還好,不需要用外匯來進口。但東西也不是白給的,是透過貸款和有償提供,先欠著那邊的。

如果是想進口其他國家的產量,沒有外匯,人家真看不上中國的貨幣。買不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只能買食物和原材料。

就跟蘇聯後來跟中國鬧矛盾後,欠的東西也是用糧食和礦來償還。

電機廠那邊的人聽到機械配件廠的周廠長要求派技術員過去協助升級裝置,那動作迅速的很,第二天就派兩為技術員過來了。

派來的技術員也會看裝置圖紙,原有的裝置圖紙檢視了一下電機功率後,詢問一下要在裝置上新增的裝置需要多少動力就行了。

比如江成弄一個簡單的空氣壓縮機出來,然後這空氣壓縮機需要多少電機動力來帶動就不需要他管了,人家會幫他測試好要增加多少電機的動力。

否則光拿一個圖,沒有任何數值的參考。讓人家技術員也估算不出來整體裝置要多少的功率來帶動呀。

測試空氣壓縮機需要的電力也方便,之前升級了動力的那臺鑽床,直接在那臺裝置上用裝置測試一下就是了。

人家來廠裡一天,就把江成需要的電動機功率估算出來了。這並不是需要他們來設計一臺電動機,只是計算一下大概的功率,對於他們來說很簡單的事情。

解決了電機問題,廠裡的第八車間也擴建好了,江成又讓後勤部去採購大量的升級零部件。

~~

四九城,重工業部。

“李佬,還要瞞嘛。”老趙詢問道。

桌面上有好幾份電報,有昌城那邊工業部發過來的。也就他們派過去的人發過來的。

“瞞肯定是瞞不太住了,這局面我們當初也猜想到了,但是不能讓那小子成為目標。想辦法合併一個廠子過去吧,而且那邊的機械配件廠,是不是沒有廠書記。”李佬詢問道。

“不是沒有,那個廠子在解放後,是由312廠跟齒輪廠合併的。剛合併的時候,規模也不大,那邊的廠長兼任了廠書記。”老趙解釋道。

而老趙這樣一說,李佬也就明白了。在五三年之前,廠書記這個職位主要是大廠才有的。規模不夠的廠,雖然也有這職位,但一般是工廠行政負責人兼任。

這工廠行政負責人一般也就是廠長,對於一些小廠來說,說是兼任,其實就是沒有要廠書記。

在五三年之前,廠書記這個職位在規模不大的工廠,專職化程度比較低。意思就是規模不大的工廠不需要專門弄一個人來當廠書記。

而現在廠書記比較重要了,其實還是公私合營導致的,書記屬於組織行政方面的核心。所以後面很多工廠都有廠書記。

但是昌城機械配件廠是國營的工廠,對於這個零件加工廠,有些部門就忽視了這廠有沒有專職的廠書記。並且在名義上,那邊的廠長也兼職了廠書記。

“那也正好,讓昌城那邊,合併一個‘代號’廠過去,弄一個負責人擔任廠書記。那小子升級裝置的事情可以報道出來,但是他的技術,還得壓著。最好是讓他受點委屈,找一個人承擔。”李佬說道。

“那也只能試試了,好在他是在昌城,比其他地方安全。”老趙回應道。

空氣壓縮機的技術不報道出去,主要還是因為江成所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單位有點難掌握,怕有其他勢力的人混道他身邊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