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橡膠廠合作,那是周廠長要去辦的事情。這年頭是計劃生產,那邊能生產的情況下,這邊又是長期穩定要貨,是不允許橡膠廠那邊拒絕的。
所謂的談合作,就是定一個什麼樣的生產量。以後那邊沒收到更變通知的情況下,就會一直生產。
機械配件廠也是這樣,廠裡有計劃生產的東西,也不用去接訂單什麼的。只不過經常會碰到臨時訂單。
在這個年代,一個廠的規模大小,主要是看計劃生產的量,而不是臨時訂單。
機械配件廠去橡膠廠那邊下計劃訂單,那麼是很樂意的,甚至可以專門弄一個車間來加工橡膠輪子。
因為那邊有計劃訂單,就可以多招人了,廠裡就有招工指標了,規模又大了。
“有更好的材料就好,那得趕緊先生產一批。托盤車的生產組裝線昨天就開工了吧,輪子的組裝暫停一下,直接用新材料的輪子。”江成說道。
“嗯,會盡快落實的。”陳主任點頭道。
說實在的,這其實一開始就是江成的失誤,在材料的選擇上有點隨意。
以後生產東西,應該先追求好的材質,把產品質量先一步做到位。然後再從成本上去考慮,能不能降低一些品質來減少成本。
這就跟島國一樣,東西做的越來越薄,越來越輕,成本是逐漸降低的。可能那樣做,犧牲了一些安全性,但是在效能上面反而可能有所提升。
輕,省油,速度更快~~。
要是江成一開始就安排人調查一下目前國內比較好的橡膠材料是什麼,根本就不會有這樣的麻煩。
而且托盤車的零件材料也不需要非用國產的,進口的鋼材先用,可以測試最大載重值。
從低到高的測試,太容易出現問題了。要是生產線剛組建完成,試製品的內部齒輪斷裂了,可能得直接延後生產,損失的成本就大了。
一開始要是產品成本高了,起碼可以慢慢調整,壓低生產成本後再投產也不遲。
江成也只能說大意了,但也吸取了教訓。
他畢竟自己也沒搞過研發,現在也有點明白了,搞研發的確費錢。研發一樣東西本來就是很費時間的,為了爭取時間。一些東西真的能用好的就用好的,先別計較成本,研發出來,搶佔專利。
你用差的東西搞研發,動不動因為材料導致失敗,然後再去找更好的材料試驗。時間成本也是成本呀,很多時候是一步領先步步先。
江成和陳主任聊了一會,周廠長帶著康書記來了,離開會時間提前了五分鐘。
在開會之前,江成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廠裡多了一個書記,這開會怎麼排座位。
現在坐他對面的是黃副廠長,以後開會康書記坐主位的話,周廠長是頂替黃副廠長的位置,還是坐自己的位置上。
江成作為工程師,是技術崗位。而且昨天就單獨見了康書記,他感覺自己就不應該參加這種管理崗位的會議。
好在這事情不用他操心,在會議開始的時候,周廠長就弄了一個椅子坐在康書記的右邊。也就是黃副廠長那一排。
現在看上去是跟康書記並列坐的,但以後可能就是坐黃副廠長那一排了,也就是以後跟江成坐正對面。
而且康達裡作為書記,不可能又去分管槍支和子彈生產的工作。黃副廠長負責生產也不可能插手到那邊去。
可能等這邊車間建設好之後,那邊合併過來還會有一個副廠長來進行分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