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時候,就周廠長牽頭,讓江成帶領人員成立裝置研發升級小組的事情。周廠長已經向上級部門彙報了,得到的答覆自然是配合工程師江成的工作。
在這個年代,是一個計劃生產時代。除了合資的企業,國營企業在完成一定計劃內的任務後,超計劃的利潤有一個分成法,就是超出計劃的生產利潤只要上交60%給財政。剩餘的留給企業自用。
這留下來的錢,就用於企業的擴張和職工福利上面。比如機械配件廠正在建設的職工樓,就是廠裡的利潤來建設的。
而現在跟蘇聯合作密切,進口蘇聯的一些普通工業裝置並沒有多大限制。就是等待時間長一點外,貨幣交易不需要儲備外匯。
拿一臺甚至更多的裝置來進行研究,機械配件廠還是承擔的起,除非是其他國家的進口裝置,可能上面會討論。
現在這個小組成立,周廠長在上午還專門找人討論一下這個研發組長補貼的情況。因為是臨時性質的,加上沒有確認裝置升級的週期,也不能保證百分百就成功。
所以這研發組的組長每天給五毛錢補助,要是裝置升級成功,再給小組發一筆獎金。
然後就是組裡其他組員的加入也落實下去了,上午黃副廠長和後勤部的主任都把核心成員安排好了,暫時能保證江成的安排。
中午江成要去食堂打飯的時候,後勤部的李科長就來找他了。李科長也沒有想到江成來廠裡報道沒多少天,就要聽從他的調遣了。
不過李科長只負責小組的後勤工作,要採購什麼東西,他會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到位。平時沒有事的時候他還是會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去負責一些事情的。
廠裡的一些人員作為組員加入這個研發小組,並不是說就要放下原本的工作。只不過是以江成這邊的工作為優先。
進入小組的人都會有一定的補助,可能會比較少,應為這隻能算是協助江成的工作。
江成和李科長都是把飯菜打好帶回辦公室吃的,因為在工廠裡,辦公樓這邊的人一般不在食堂大廳吃飯。
這倒不是坐辦公室就看不起工人了,吃飯還不跟工人一起。主要是食堂的桌凳有限,就算沒有辦公樓的這些人,用餐高峰期食堂的凳子都不夠坐的。
有些比較省的人,在食堂點的菜不會全部吃完,晚上還要帶點回家的人,可能會把飯菜帶到自己車間門口去吃。
有些點多少吃多少的人,就算食堂沒坐的地方了,也會在食堂門口外蹲著吃。因為食堂外面有一個水池,大家吃完了飯可以在那邊洗飯盒。
而辦公樓這邊也有單獨的水池,大家把飯帶到辦公室吃,吃完了可以在這邊洗碗勺什麼的也方便。
江成和李科長吃過飯洗了飯盒後,就在辦公室閒聊著。拿了一份採購表格,一邊聊天一邊記錄一下能先籌備的東西。
在辦公室內,李科長算是服了江成,先不說其他的。就採購材料,江成都不用對著圖紙來看,拿著一張白紙就一樣一樣的寫著,沒一會的工夫就寫了上百樣。
當然裡面有很多東西都是小配件,光螺絲大小的種類就不少。不過自身廠裡就是生產配件的,很多東西倉庫就有,大小不合適的可以自己加工出來。
但是活塞,氣缸,氣管,散熱器,開關,壓力錶還有感測器等等東西。這都是廠裡沒有的,也生產不出來,如果不是裝置上本來就有電機,還要購買電機。
“江工,你是真厲害,這樣多東西給我看都看不懂,你還要全部用上。”李科長誇讚的說道。
術業有專攻,這能當工程師拿高工資的人,註定不是一般的人。
“這不算什麼,只要懂原理,知道要哪些構件,按照順序來,又不是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江成輕描淡寫的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