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主播家有這麼大一塊地,可以隨心所欲的種東西,我們生活在城裡的,只能搞一個泡沫箱,種點大蒜和蔥。”
“商品房就是這樣不好,感覺像是一個籠子,住的讓人渾身不得勁,還是鄉下好,地方大,有院子,就是買東西可能不是那麼方便。”
“說買東西不方便的,你們的思想可能還停留在二十年前吧,現在全國各地都搞新農村,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生活也很方便了。”
林燁扛著鋤頭,朝村裡的方向走去。
無人機緩緩跟隨。
一路上,有不少和林燁一樣,扛著鋤頭,或者提著水桶的村民。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差不多這個點,村民也勞作完回家了。
“小燁,什麼時候回來的?”
“你扛著鋤頭,這是剛下地回來嗎?”
有村民和林燁打招呼。
林燁點了點頭:“是啊,打算把草地收拾一下,種點蔬菜。”
“種什麼菜啊,你想吃什麼菜,回頭上我菜地裡拔就是,今年天氣好,我家菜大豐收,根本吃不完。”
“就是,你不是喜歡吃白菜心嗎?回頭我讓你嬸給你掐一大把。”
林燁
“謝謝,不過我打算接下來在村裡住,還是把菜地收拾起來,以後方便一些。”林燁向他們道謝。
偶爾一兩次去他們菜地裡拔菜,他們不會說什麼,甚至還歡迎。
但如果一年到頭去他們家拔菜,就算他們不說,那林燁自己也會過意不去的。
這是做人的問題了。
他不能把村民對他的好,當成理所當然。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不久後,林燁便到了村裡。
格局和兩年前大致相同,只是道路便寬了,然後新建了一些房子,四處多了一些健身器材。
不用想,也知道是新農村的建設了。
對村裡來說,這是大好事。
而且,村裡也搭上了振興鄉村經濟,開展農村特色旅遊的風口。
林燁看到不少人都在討論著這件事。
如果真能把桃源村這麼漂亮的山水田園風光公之於眾的話,可能桃源村徹底摘除頭頂的貧困帽子也說不定呢。
林燁旁聽了一會,心情也十分不錯。
當然,桃源村的改變和村裡所有村民的努力也離不開。
機會機會,把握住了才叫機會,把握不住,說什麼都是白搭。
“小燁,回來啦。”
“大學生,你這次回來打算住多久啊?”
“抽菸嗎?”
村民們發現了林燁,頓時村裡變得熱鬧了起來。
“我這次回來不走了。”
“謝謝,抽我的吧。”
林燁拿出了華子,給每個人都散了一根。
“華子,小燁,你在外面混得不錯啊。”
“哈哈,今天沾你的光了。”
“不是過年,我還真抽不起華子。”
一群大老爺們吞雲吐霧,林燁則是鑽進了路旁的小商店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