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夏打完電話回來,林星灼正在吃著酸甜適中的奶皮子酸皮。
徐知夏神情很複雜,說道:“攝像機系統、電影鏡頭組、燈光裝置、移動與支撐裝置的報價,學長大概幫我打聽了一下。”
“好萊塢主流數字電影機系統,目前是支援4:4:4 raw錄製的panavision genesis數字電影攝影機。”
“這款電影攝像機系統,包含機身、記錄單元、基礎配件,大約是1500萬人民幣。”
“panavision primo系列定焦鏡頭組,一共是18mm–150mm的8支組鏡頭,預算是2000萬人民幣。”
“arri arrimax 18k/12k hmi燈具,單燈含電源、燈架約80萬,10臺起售,大約是800萬。”
“另外,還有軌道車系統、伸縮炮、穩定器、數字膠片記錄儀、渲染調色工作站……”
徐知夏每報出一件電影重工業裝置報價時,丁野、林星灼、朱逸龍的臉色就陰沉幾分。
手裡的南瓜餅和奶皮子酸奶都不香了……
聽到徐知夏報完價格,丁野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樣一整套好萊塢級重工業裝置,採購成本超過5000萬人民幣。
丁野放下手裡的南瓜餅,說道:“星灼,這一套裝置已經可以請發哥了。”
…………
今年三月份,《孔子》劇組在帝都開機,請來的大明星發哥,片酬高達4137萬人民幣,創下了華語男藝人的片酬新高。
同時期,國內中小電影成本一般在1000萬至3000萬。
三年前,投資3億6000萬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已經是國內大製作的商業大片代表了。
…………
林星灼也沉默了。
前世坐辦公室,電影大製作、重工業大電影、好萊塢工業電影等這類詞彙,一直在寫在各類報告、彙報材料裡面。
現在才知道工業大電影的成本之高。
而且拍攝的時候,一套裝置肯定是不夠用,往往是多個機位、ab場景、幾個渲染工作組同時進行……
這樣算下來,這個重工業裝置租賃業務的開局投入,就是一個無底資金黑洞。
…………
林星灼說道:“看來重工業裝置租賃業務,需要再研究一下……”
朱逸龍試圖緩和氛圍說道:“等以後這些裝置國產了,價格應該就便宜了。”
徐知夏白了一眼,說道:“那可能要等七八十年以後了,歐美這些高階電影裝置,技術沉澱了上百年,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彎道超車的。”
丁野卻說道:“我覺得電影最重要的是人,應該把錢投入到演員身上,演員演技好,電影質量照樣好,一樣可以賣出好票房。”
林星灼對於徐知夏和丁野的看法都不認同,便說道:
“電影工業是建立在整個社會工業體系的基礎上,按照咱們國家這個工業克蘇魯的勁頭,國產替代用不了那麼久……“
“人在電影產業裡是重要,但也是最不穩定的,成本與價值非線性關聯……花了1億元請來的演員,可不一定能貢獻出價值1億的演技……”
丁野反駁說道:“怎麼不能哩?!”
“你給的待遇好,人家當然會認真拍戲,就跟我們礦上管理一樣,只要錢給夠,人家肯定會玩命幹,咱們很多產業就是對幹活的人太摳了……”
林星灼正要反駁,徐知夏又插話了:“克蘇魯是什麼?”
“這些高階影視裝置,全都是美國、德國等歐美髮達國家生產的,連日本都無法生產的。”
“前些日子,我看天涯上面貼子爭論,我們國家gdp在未來可能要七八十年才能超過日本……”
三個人爭論成一團,誰也說服不了誰。
林星灼不由內心感嘆,國家的發展太快了,而娛樂圈發展歷程又太過光怪陸離,魔幻抽象。
乃至短短相距十幾年的重生距離,就可以讓同一世代的人,產生如同鴻溝一樣的認知差距。
…………
朱逸龍看著自己隨口一謅導致的大亂鬥,急得額頭冒汗,卻又插不上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