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茜的川渝暴龍血脈覺醒。
讓總導演蘇照林痛失一員大將。
監製吳雨森立刻抓住時機,說服了港臺投資人,開始在劇組推行“預算分配權下沉制度”。
整個劇組將總預算按比例劃分至各部門,如導演組、攝影組、美術組、製片組、攝影組、燈光組等等。
各部門在預算範圍內自主調配資金使用權,自行採買……
這一招廢掉了蘇照林的財務部和採購組。
同時獲得了各部長、組長們的強烈支援。
…………
林星灼、朱逸龍、金仕傑等人討論吳蘇之爭的時候。
本來預計吳雨森掌握整個劇組,至少要幾周時間,乃至一個月的時間。
這在演員成分複雜,派系林立的《劍雨》劇組,已經算是非常樂觀了。
更普遍的看法是這場監製和總導演的惡鬥,將會一直持續到電影拍攝殺青。
誰也沒有想到吳雨森贏得如此快!
…………
短短半天時間,整個《劍雨》劇組各部門老大,在監製辦公室門口排隊,輪番覲見,宣誓效忠。
兩日千里,半日戡亂。
港圈黃金時代的頂級大導演戰鬥力,恐怖如斯!!
……………………
當然,這些紛紛擾擾跟虎影星輝並沒有關係。
建立了足夠的威懾力,又留下了一頭偽裝成甜妹的暴龍,管好自己一畝三分地,綽綽有餘了。
於是,林星灼花了四百三十五塊,買了一張快速列車k102的軟臥火車票、
回到酒店的時候。
發現那一位外聯製片的小夥子,正在自己房間門口徘徊,他見到了林星灼,立刻上前打招呼:
“林總,吳導邀請你去他辦公室聊聊。”
林星灼嚼著一塊益達至尊的西柚口味口香糖,疑惑說道:“吳導?”
外聯製片撓了撓頭,解釋道:“預算分配權下沉制度正式執行之後,各組部門老大都要求組員都這麼稱呼。”
林星灼聽了以後,暗自想道:
救民先救官這套,在現代社會當然不適用。但在娛樂圈這個封建體系裡面,這招確實立竿見影!!
…………
林星灼前往《劍雨》劇組的監製辦公室,路過營銷宣傳組的辦公區。
發現牆角堆迭的最新宣發物料裡面,海報、影院立牌、地貼、異形展架的c位,全都寫著“吳雨森作品”五個大字。
蘇照林的名字已經被擠到了犄角旮旯,有的甚至直接不顯示了。
……………………
咚咚……
林星灼敲門的時候,開門的是吳雨森的助理。
“林總啊,先進來坐吧。”
林星灼進入房間內,看到穿著黑色西裝搭配白色襯衫內搭的吳雨森。
這個矮胖敦實的暴力美學教父,整個人塌陷在辦公桌後面的老闆椅裡面,
他的手裡拿著一杯咖啡,正和攝影師瀧本幹也、美術指導田惠美和聊天。
…………
吳雨森的生活秘書、私人編劇、妻子牛春瓏,提著手衝咖啡壺,給瀧本幹也、田惠美和倒了兩杯咖啡。
直接無視了林星灼……
助理尷尬介紹道:“夫人,這是虎影星輝的林總。”
牛春瓏點了點頭,並沒有要給林星灼倒咖啡的意思,而是淡淡的說道:“嗯,坐吧。”
吳雨森也是繼續跟瀧本幹也、田惠美和談論鏡頭指令碼,彷彿根本不知道林星灼的到來,完全沒有起身搭理的意思。
…………
吳雨森和瀧本幹也、田惠美和聊著拍攝細節。
牛春瓏在茶水間,用軟毛刷清除bonavita溫控手衝壺濾網上面殘留的咖啡油脂。
同時,打量了一下坐在沙發,充滿槽點的林星灼。
很一般啊。
果然跟傳言中的一樣,就是個樣貌平平無奇的少年。
早就聽說劇組裡有煤老闆安插了一個關係戶,後來又派了公司高層來進組探班,長期施壓。
最搞笑的是,這個公司探班高層,既是公司總監,又兼職藝人……
這種不知所謂的人事架構,是典型的大陸暴發戶的皮包公司。
…………
90年代開始,大陸這種企業就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牛春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早年間,吳雨森拍攝完《變臉》,賺取了豐厚的報酬。
牛春瓏跟著幾位港商來投資。
當時,鵬城南油大道有個轉業的軍人,開了個皮包公司,賣交換機,簽約就送股份,每年都有返利分紅,還專門來酒店上門推銷。
這種荒唐幼稚的龐氏騙局,牛春瓏當然是一眼看穿,根本懶得搭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