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是慕名而來,哪有不同意的呢,這對夫妻找到自己孩子後,心裡一直有愧疚感,要不是丟失孩子,孩子可能也不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
所以現在只要有一線希望,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們都願意。
其實他們也沒有更多的選擇,就目前的客觀條件來說,患者做心肺移植要等符合條件的供體,等到什麼時候不知道,如果做背馱式心臟移植,現在就有合適的供體,隨時可以進行手術。
以患者目前的情況,又是嚴重心衰,又是肺動脈高壓,說不定第二天就因為心力衰竭而死亡,儘快解決問題才是唯一的策略。
“你看看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沒有?”
楊平儘量讓患者及家屬明明白白,而不是懵懵懂懂。
患者父親看了看心臟模型,問道:“楊教授,你說做完手術,他身體裡有兩顆心臟。”
“沒錯,術後他將有兩顆心臟,一顆自己的現在的心臟,一顆移植進去的新的心臟,相當於他有兩個發動機,自己的發動機雖然動力已經實在不行了,但是多少還能有點動力,可以為新的心臟分擔一點工作壓力,這樣移植進去的新的心臟不用承受那麼大的壓力,這樣可以保證手術最大的成功率,也能保證術後移植心臟能夠長時間的健康地工作,而不是因為高負荷地工作導致衰竭。”楊平重複一遍,畢竟患者家屬是外行,理解起來需要一點時間。
“只要要能救命就行,做吧!”患者母親在一旁立即說道,她生怕醫生改變主意說不能手術。
“那什麼時候手術?”患者父親問道。
楊平看向田主任,手術什麼時候安排,最關鍵看什麼時候有供體,一有供體,可以立即手術。
田主任說:“其實術前準備已經完善,一些需要重新檢查的專案,我們再補充,隨時可以安排手術,供體那邊我們去協調。”
絕大多數的器官移植手術是急診手術,很多在三更半夜,因為供體的提供在時間上存在不確定性,像這種腦死亡的患者提供供體畢竟是少數,非常腦死亡供者在死亡時,立即要取器官,同時也立即進行手術,而腦死亡的患者有機器暫時維持生命,雖然腦組織已經死亡,但是在機器的維持下,身體其實還沒有死亡,所以這種情況存在擇期取器官的可能。
“楊教授,你們坐一會,我出去一下,幾分鐘後就回來。”
田園暫時離開一會,他是打電話去協調供體,器官移植受者和供者是雙盲的,受者不知道誰提供的供體,供者家屬也不知道器官究竟提供給了誰,所以田園要聯絡南都附一有關器官的提供也是避開家屬。
楊平知道他的意思,點點頭,等田園去確認供體器官什麼時候能夠提供,才能確定具體手術時間。
“楊教授,麻煩你們了,我這孩子命苦,一定要幫幫他。”患者母親眼圈紅紅的。
楊平微微點頭:“請放心,我們會全力以赴。”
“移植心臟後一般可以維持多久?”患者父親趁這個時間空隙又提出問題,剛剛因為著急,腦子裡很多問題沒想到,現在又想起一些問題。
楊平回答道:“這個很難說,術後的生命期跟很多因素有關,不僅僅是心臟,目前世界上進行心臟移植的患者,活得最久達到40年,也就是心臟移植術後,依靠移植的新心臟,他延續了40年的生命期,我們國內也有差不多術後30年的存活記錄。”
40年!雖然這是世界上最長的記錄,但是也給了患者父母極大的信心,能夠延長這麼久,在這麼久的時間內,隨著醫學的發展,說不定以後會有更好的方法。
“他還伴有肺動脈高壓,以後如果肺動脈高壓繼續發展,在合適的時機,還可以進行肺移植,這樣肺動脈高壓也獲得治療。”楊平將以後的可能方案也告訴他們。
其實現在也可以進行心肺聯合移植,在技術上完全不是問題,但是沒辦法,現在沒有合格的心肺聯合移植的供體,手術必須建立在客觀條件之上。
大約過去十幾分鍾,田主任還沒有回來,患者父母臉上露出焦急之色,時不時往會談室的門口看去,他們擔心是不是供體器官出了什麼問題。
十多分鐘後,田園回來,患者父母的擔心沒有錯,他帶來一個不好的訊息,那顆心臟已經供給別人,手術剛剛完成。
聽到這個訊息,患者的父母此時突然僵住一樣,臉色一下變得蒼白。
剛剛還在高興之中,現在心情又墜落到冰點,器官移植供體是最難等,有時候要等很久不一定有合適的供體。
“沒辦法,那我們只能繼續等供體。”田主任也沒辦法,必須尊重客觀事實。
捐獻者的器官沒有說一定製定給誰,誰需要,正好又能配型,這顆器官就給誰,不可能供體器官還等著患者。
“那……那……孩子能堅持到有供體嗎?”患者母親明顯流出了眼淚,有些事情就是這樣,瞬息萬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