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放下掃把走過來,牽著陳漢昇的手就不鬆開,大聲和穀場上其他人介紹:“這是我家大外孫,今年要去建鄴讀大學啦。”
大學生在鄉下並不多見,周圍人都站過來打量陳漢昇。
“這是老三家的吧,鼻子眼睛一模一樣。”
“多久沒見,一轉眼都要去上大學了。”
“還和小時候一樣俊呢。”
······
農村夸人就是這麼直接,陳漢昇照單全收,還笑呵呵的和熟人搭話:“嬸子誇我長得俊,也沒見你把小玉姐介紹給我啊。”
正巧小玉也在穀場,她啐了一口說道:“我閨女都三歲了,也不知道早點讓三姨去我們家提親。”
農村人都沾點親戚關係,梁美娟行三,所以晚輩都稱呼為“三姨”,陳漢昇笑著答道:“那也不算晚,我等小玉姐女兒就好。”
“呸,美死你!”
圓滾滾頗有風韻的小玉姐錘了陳漢昇一下,惹得周圍鄉親都在笑,農閒時節大家都喜歡這個調調。
這時,陳漢昇才對外婆說道:“回去吧,這麼熱的天。”
老太太搖頭:“這不行,還沒曬好呢。”
陳漢昇沒辦法,從外婆手裡拿過工具:“那你去旁邊看著,我來做。”
“你不懂這些,回家看電視去。”
外婆不放心,再加上也心疼外孫。
“行了行了,小老太太咋這麼倔呢。”
陳漢昇嘀咕一句,帶上手套就開始翻曬稻穀,陳漢昇不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學生,以前親老子陳兆軍還經常慫恿陳漢昇回鄉下幫忙。
老太太看到陳漢昇做的還不錯,勸了幾次沒效果,於是就走到樹底下乘涼,半個小時候後,陳漢昇終於忙完了,渾身上下都溼透了,取下草帽都能冒熱氣。
回去以後,陳兆軍和梁美娟已經到了,看到自家兒子的狼狽樣子,梁美娟心疼的打來一盆清水:“過來洗把臉,小兔崽子到時曬黑了可別哭。”
老陳就一點不在意,笑眯眯的吹著風扇:“黑一點顯得健康。”
人多吃飯也熱鬧,談的都是家長裡短,吃完飯外婆悄悄把陳漢昇喊到廚房,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布絹,開啟後是十張100元的紙幣。
“外婆你幹啥?”
“噓。”
老太太看了看堂屋:“別讓你舅舅們聽見,這些錢你帶去建鄴買零食吃。”
“我連親爹親媽的錢都不想要,收您錢做什麼。”
陳漢昇甩甩胳膊就要離開。
老太太拉著不讓走,陳漢昇沒辦法,只能抽出一張放在口袋裡說道:“100就行了,意思意思。”
當然陳漢昇也沒白拿,開學前幾天一直混在鄉下幫忙。
9月1號是正式報名的日子,在港城的汽車站門口,王梓博好不容易等來好友的身影,他馬上抱怨道:“這幾天一直聯絡不上你,去哪裡鬼混都不帶上我。”
不過等看清陳漢昇樣子後,王梓博這狗東西又沒心沒肺笑起來:“你咋變得比我還黑。”
“笑個屁,注意看老子臉色行事。”
陳漢昇罵了一句,大踏步走上“港城——建鄴”的客車。
······
沒簽約前一天一章,存點稿,改狀態了2更保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