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三個職務都是學生生涯的重要標誌,穆文玲覺得最後一個“創業大學生”不是很重要,不過很快就有事情證明了這才是最實用的玩意。
2002年12月31日,這天是元旦晚會暨財院50週年慶典活動的舉辦日。
校園門口大紅燈籠高高掛,上面寫著“歡度元旦”,行政樓和辦公樓拉著長長的彩條,學校主道上乾淨整潔,各種“歡迎xxx領導蒞臨指導”的指示牌掛的到處都是。
這些東西和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較遠,大家還是該複習複習,該戀愛戀愛,不過視察的領導結束會議後,突然想起一個事。
“之前我們下發過關於支援大學生創業的檔案,建鄴其他學校基本沒落實,不知道財院這邊怎麼樣?”
財院院長蔡啟農當場就愣住了,這種檔案一般都是口號檔案,所以根本沒放在心上,而且平時他經常外出開會,也沒聽過f棟101和102的名聲,也沒注意到宣傳紙袋。
好在陪同的副院長陸恭超和團委副書記於躍平知道這件事,趕緊打圓場解釋一遍,還把視察領導帶到101創業基地。
當時陳漢昇正在攬收包裹,整個創業基地都忙的熱火朝天,每個人臉上都有著汗,看起來很有真實氣息。
領導看到以後,走上來詢問陳漢昇做這個事情的意義。
這種時候是絕對不能提“錢”這種俗物的,陳漢昇慷慨激昂的說道:“最近的郵局離學校都有20分鐘路程,也不會上門取件,給我們日常生活增添了很多負擔。”
“後來,在院領導的支援下,在指導老師於躍平和郭中雲的幫助下,響應相關檔案成立這個快遞攬收中心,只是為了提供更便捷的校園服務。”
於躍平其實不是指導老師,但是陳漢昇故意拎出來感謝,讓老於眼鏡下的胖臉一陣激動。
陳漢昇說話時,還刻意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這個鏡頭立馬被校廣播站的記者捕捉到,“咔擦,咔擦”拍下來作為重要影像資料。
領導對陳漢昇的創業覺悟很滿意,甚至拍了拍肩膀以示鼓勵。
他們也沒逗留多久就離開了,不過這件事對101和102的影響卻不止於此。
蔡啟農邊走邊把於躍平喊過來:“我剛剛看了看,創業基地裡面的基礎設定很不到位啊,你這個指導老師沒有挑起擔子。”
這句話起來是貶責,其實是誇獎,因為創業基地今天幫蔡啟農把面子圓上了。
於躍平也趁機說道:“團委已經協調兩臺電腦給101,正在落實。”
蔡啟農這才點點頭:“再把他們水電費免掉,平時也要多溝通,學校這點支援態度還是要拿出來的。”
“另外,那個陳漢昇是什麼身份?”
蔡啟農又問道。
於躍平趕緊把陳漢昇一連串的頭銜講出來,蔡啟農想了一會說道:“這樣的學生要有標杆作用,今年校三好學生把他選上。”
於躍平猶豫了一下。
蔡啟農問道:“不方便?”
於躍平實話實說:“陳漢昇成績一般,甚至可能掛科。”
他擔心陳漢昇的“校三好學生”評上以後,結果還是掛科的學生,這件事和其他同學不太好交代。
“這有什麼。”
蔡啟農絲毫不在意的說道:“校三好學生又不是專精學習這一項,動手創業能力優秀也是可以的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