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嚴懲了首惡元兇,卻對部分脅從輕描淡寫地放過。
同時,又從寒門及二線將領中提拔了一批能力出眾、但與太子並無直接瓜葛之人,填補軍中因此出現的空缺。
巧妙地維持著朝堂之上微妙的平衡。
長安城的風波,表面看來,漸漸平息。
朝堂秩序在雷霆手段之下,重歸穩定。
然而,平靜的水面之下,新的暗流已然洶湧。
這日,李承乾正在東宮與馬周、劉仁軌商議萬國商埠的具體籌建細節。
一名內侍神色慌張,腳步踉蹌地疾步入內:“殿下,西北八百里加急軍報!”
眾人心中皆是一緊。
軍報展開,內容觸目驚心。
西突厥阿史那部突然集結數萬鐵騎,悍然撕毀盟約,大舉進犯大唐涼州、甘州、肅州等邊境重鎮!
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邊民死傷慘重,烽煙已燃遍整個河西走廊!
其兵鋒之盛,時機之巧,都透著一股非同尋常的詭異。
訊息傳入太極殿,殿內再次炸開了鍋。
出兵與否?派誰出征?糧草軍需如何籌措?
一時間爭論不休,唾沫橫飛,幾欲揮動朝笏。
更有官員旁敲側擊,暗示國庫因新政投入已顯緊張,此時大動干戈,恐怕會雪上加霜,影響新政的順利推行。
李承乾默然聽著這一切,烏木柺杖在掌心輕輕摩挲。
他清楚,這是父皇對自己又一次嚴峻的考驗。
同時,也是將影響力真正拓展至軍國大事的絕佳機會。
他拄著烏木柺杖,自班列中走出,聲音沉穩而堅定:“父皇,陛下!西突厥背盟棄義,侵我疆土,殺我子民,此等禽獸行徑,若不予以雷霆反擊,我大唐國威何在?邊疆不寧,新政推行亦不過是空中樓閣!”
他頓了頓,掃過那些面露猶疑的保守派官員。
“兒臣請命,總攬此次西征糧草、軍械、民夫等一切後勤排程事宜!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戰後勤,兒臣願立軍令狀!”
此言一出,殿中為之一靜。
一個瘸腿太子,竟敢攬下如此沉重的擔子?這簡直是瘋了!
李承乾繼續道:“至於統兵將帥,兒臣舉薦衛國公李靖掛帥出征。李靖將軍用兵如神,威震四夷,足以擔當此任。”
“另,兒臣亦考察了軍中數名中下級軍官,如折衝都尉薛仁貴、果毅都尉蘇定方等人,皆是有勇有謀、銳意進取之輩,可為李將軍的左膀右臂,為軍中補充新鮮血液。”
“兒臣承諾,可嘗試透過登州、揚州新開之商路,籌措部分糧草,以解國庫燃眉之急!”
李世民深邃的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久久不語。
終於,他緩緩點頭:“准奏!李靖掛帥,即刻發兵。太子總攬後勤,朕只要結果。”
“糧草軍需若有半分差池,休怪朕不念父子之情!”
語氣之嚴厲,令殿內溫度驟降。
幾位保守派老臣交換了個眼色,戶部尚書戴胄出列,帶著幾分質疑:“殿下,西征耗費巨大,非同兒戲。排程糧草,千頭萬緒,恐非紙上談兵那般簡單。”
李承乾微微一笑:“戴尚書所慮極是。正因其難,才需全力以赴。本宮自有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