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現在搞定了張東昇和朱永平的人選,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其他角色。朱朝陽的這個角色,葉哥有沒有熟悉的小演員推薦?”
楊逸拿出了一張列印著角色名單的a4紙,先用圈圈將“張東昇”和“朱永平”的名字圈起來,然後指著“朱朝陽”的名字跟葉富明討論起來。
“朱朝陽這個角色找到合適的演員有點難啊,他亦正亦邪的,要求演他的小孩要對演技有很深的理解才行,不能只是本色出演。”
葉富明看著這個名字也有點撓頭。
“是的,他從表面上看,應該是一個瘦瘦小小的男孩子,長相不能太帥,乖乖巧巧的,但黑化的時候也要演得出那股狠勁才行。”
楊逸覺得他一上來就拍這樣一部有著很多小孩角色的劇,確實是難度很大。
對於影視行業來說,拍大人的戲沒什麼難的,大家最怕的還是拍小孩,拍動物的戲!
拍動物就不用說了,你都根本無法溝通,只能看馴獸師的能力,或者後期cg的功底。
拍小孩更麻煩,你得找合適的小孩,還得跟他仔細溝通,希望他能演出導演想要的效果。
拍嬰兒的戲還好,最多是多拍幾條廢片,用的時間長一點而已,嬰兒又沒那麼多複雜的心思。
但像《隱秘的角落》這種,拍的都是半大的孩子,不上不下,而且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個性,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算計,幾乎要小孩演出小朋友應有的天真爛漫,又要他們演出劇中人物的複雜。
上哪兒去找這麼多演技好的小孩啊?
光是想想就讓人頭大!
“先不研究這些小孩吧?後面我們再慢慢討論,不行就發公告讓那些有小孩想演戲的家長帶孩子來試鏡。”
葉富明也覺得頭大。
“行,那我們來說說這幾個角色,一個是陳警官,他的戲份很多,而且他的角色貫穿整部劇,也是比較重要的,然後是葉軍,他也是警察。葉哥,你覺得葉軍讓俊哥來演好一點,還是讓馬哥來演好一點?”
楊逸肯定要給幾個兄弟安排角色的。
陳警官不太適合張嘉俊、馬世清他們,因為陳警官的年紀大了一點,都即將退休了。
“張嘉俊演葉軍比較好,他的形象比較正面,小馬可以演別的,比如王立。”
葉富明給的建議比較中肯。
馬世清的形象不行,人長得比較磕磣,確實不符合楊逸心目中的“葉軍”的形象。
跟原劇也不符合。
但讓馬世清去演王立?
王立窮兇極惡,在劇中的形象屬於是最像反派的一個,確實比較契合馬世清的形象。
“但王立的戲份是不是太少了?馬哥會不會不樂意?”
楊逸有點為難。
王立的戲份非常少,別人都有好幾集,他就橫跨兩集,加起來甚至不到一集。
王立像反派卻沒腦子,最後還被張東昇輕易反殺。
“伱當導演,拍戲考慮的是人情,還是作品?”
葉富明問得很直接。
也讓楊逸徹底地明白了他的定位。
是啊!
他是導演!
不僅要對這部劇有著絕對的控制權,還要為這部劇的最終效果負責。
拍什麼、怎麼拍、讓誰來拍,他考慮的問題出發點永遠都應該是適不適合他這個作品!而不是會不會傷了誰的感情!
如果是後者,那他為什麼要自己拍,為什麼要自己拿錢去投資呢?
把劇本抄出來,往別人的電影公司那兒一塞,自己等著分錢不就行了?
如果沒有自己的掌控權,沒有自己的意志去影響著最終的效果,他拍這個戲又有什麼意義?
“葉哥,我懂了!”
楊逸點點頭,在陳冠聲陳警官的名字上,跟在王立的名字上分別寫上了張嘉俊和馬世清的名字。
“你這岳父岳母的角色也得好好選,他們戲份不多,但想要把讓觀眾看了都咬牙切齒、甚至產生對張東昇的同情心的感覺演出來,也需要比較好的演技!”
葉富明伸手指了指徐廣山跟畢淑嫻這兩個名字。
還沒定廖春生演什麼角色呢!
楊逸本來下一步要研究的是廖春生演哪個角色。
不過,有了剛才的思想轉變,他也不急於考慮自己的小兄弟了,先把重要角色給討論一遍再說!
“葉哥有沒有適合的老演員推薦?我們可以把劇本拿給他們看,讓他們來試一試。”
楊逸的語氣跟之前有了些許變化。
之前他是恭恭敬敬地聆聽著葉富明的意見的,現在雖然還比較恭敬,但已經不是唯命是從。
他說要試一試,就意味著那些他不是很熟悉的演員需要試鏡,透過了他的認可,才能最終確定下來這些角色的人選!
“得找專業演爸媽的,徐廣山我一時半會兒想不出來,但徐母,畢淑嫻這個角色,我忽然想到了一個人,史建琴史老師!”
葉富明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還笑著看向楊逸的臉,知道他肯定會有反應。
“史老師?請她來演徐母?”
楊逸果然驚訝地張了張嘴巴。
史建琴老師他當然知道,而且還比較熟悉!
因為史建琴就是北影的表演老師,以前楊逸跑去旁聽表演系的課時候,沒少被史建琴老師逮著提問。用史老師的話來說,既然來旁聽了,那就要以表演系的學生標準來要求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