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有投資方同意投資,可前提條件是導演要用他們指定的演員,那你是選擇錢,還是選擇自己的藝術追求呢?
楊逸現在自己有錢了,那就意味著,他在尋找投資方的時候,可以擁有更多的底氣。
“找演員的事情先放一放,我這兩天一直琢磨著一件事情。咱們劇組現在看著好像很完美,導演有了,劇本有了,主要的演員也差不多找齊了,但實際上還缺一個人,一個非常重要的人!”
葉富明停頓了一下,賣了個關子。
楊逸跟他一樣,都是“老”演員了,對影視劇行業不能說是很精通吧,但也起碼是非常熟悉。
所以葉富明只是稍微點了他一下,楊逸瞬間就明白了他說的是誰!
“製片人?”
楊逸若有所思。
“對咯,咱們現在就缺一個好的製片人!”
葉富明鏗鏘有力地肯定了楊逸的答案。
“你看咱們前兩個星期東奔西走都是在幹一些什麼事呢?”
“找演員,找劇組成員,等投資這特麼不就是製片人該乾的活嗎?”
“是,為了這部戲能呈現出最好的效果,你作為導演確實是要對演員的水平、狀態進行把關。”
“但跟演員溝通,籤合同,還有後面拉投資,跟影片平臺談,還有拍的時候,一大堆雜七雜八的事情,更別說還有後期的宣傳推廣”
“你總不能什麼事情都包攬到自己身上,就算你葉哥我想幫,能力也是有限的。”
葉富明說的楊逸都懂,他也需要一個能幫忙解決問題的製作人,不然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幹起來真的是很浪費時間!
因為要試鏡演員,還要他親自一個人、一個人地打電話上去聯絡,這個星期以來,他的分鏡圖畫得斷斷續續的,進展很慢!
這樣下去,別說等到開機,恐怕等拍完戲,他十二集的分鏡圖都畫不完。
只是,他上哪兒去找合適的製片人呢?
“葉哥,你有什麼推薦嗎?我不認識那些製片人。”
楊逸苦笑,他一個十八線小演員,根本接觸不到那個層面的人。
“我也不認識。”
葉富明不是一個喜愛鑽營的人,不然也不至於這些年越混越差。
“不過我找老趙,趙天池,他給我推薦了一個人,也是咱們北影的校友。”
趙天池這個名字,楊逸當然知道,葉富明年輕時候演的那部獲獎電影的導演,也是國內比較有名的文藝片導演。
但在楊逸正準備點頭的時候,葉富明說的一個名字讓他不由地愣了愣。
“樂衛祥!”
“樂衛祥?”
“你認識?”
“不認識,但讀書那時候聽過樂衛祥老師回學校做的一個講座。”
楊逸記憶力還是不錯的,十年前聽的一個講座都能記得。
當然,這也跟樂衛祥在影視圈裡名氣很高有關係。
樂衛祥作為製片人,參與制作了電影、電視劇十餘部,其中有爆款的作品,也有不少拿過國內外大大小小獎項的作品。
不用葉富明再去介紹,楊逸也清楚樂衛祥很厲害,如果有他在,《隱秘的角落》肯定不愁沒有投資,更不用擔心後續的宣傳和播出的問題。
但是,樂衛祥製作的都是大公司、大導演的大專案,會看得上他的《隱秘的角落》嗎?
“可以嘛,小逸,你這個寒窗苦讀十餘載,雖然未能做到一日看盡長安花,但也是園丁老師遍天下!”
葉富明在電話裡調侃他。
可不是嘛?之前有史建琴老師,現在又有樂衛祥老師。
楊逸沒混出什麼本事來,但讀書那時候的老師好像有點多!
“葉哥,你可別埋汰我了。”
楊逸哭笑不得。
“這怎麼算埋汰?我是在誇你!有這層關係不是更好嗎?本來我還有點擔心咱們會不會去吃閉門羹,但你一說老師,我就覺得穩了!”
葉富明還是在開玩笑。
不過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之前史建琴老師答應出演,還不留餘力地幫他們找合適的演員,不就是看在了這一份師生情誼上面嗎?
總不能說因為一個劇本,就瘋狂地信任楊逸,覺得他一定可以把這部戲拍出來,拍成功吧?
不是誰都像葉富明那樣,因為喜歡一個劇本,碰到喜歡的角色,就立刻拍腦袋決定要出演,壓根不在乎自己的片酬能有多少,也壓根不在乎它能不能大賣、大火。
史建琴的熱心幫忙,有見到以前的學生在努力奮鬥,能拉一把自然會拉一把的原因,也有她的角色戲份不多,舉手之勞,順水推舟留個善緣的原因。
如果樂衛祥也和史建琴一樣,願意看在校友、師生的情誼上伸出援手,那他們就賺翻了!
囧,小寒以為自己更新了,結果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