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其實也沒想好是不是要拍《漫長的季節》。
他想拍《漫長的季節》,只是骨子裡對家鄉的熱愛讓他分外地期待而已。
真要按照他原來的計劃,下一部作品一定是要拍跟自家媳婦一塊演的戲。
說好的要承包神仙姐姐未來所有的戲啊!
楊逸當然不能還想著自己單玩。
《漫長的季節》這部劇雖然好,但它沒有適合李夢菲的角色。
總不能讓李夢菲演沈墨吧?
甭管是年輕時候的沈墨,還是中年時候的沈墨,李夢菲的氣質跟她們都不一樣,很難拼湊到一塊。
即便是楊逸可以教她怎麼演好沈墨,那也很難找得到另一個演員來演年輕時候的沈墨。
這世上哪有第二個神仙姐姐呢?
所以,《漫長的季節》還是不行,他得再選一選。
“還是從張頌文老師這裡下手吧?”
進入影視劇資源庫,楊逸讓系統幫自己將張頌文老師的作品都標記出來。
張頌文老師的作品挺多的,楊逸之前已經看過了不少,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張頌文老師早年的時候沒什麼名氣,演的好多電影、電視劇都是普通配角甚至客串的身份,這裡頭就有不少的質量一般的作品。
不是說一定是爛片,也不是說張頌文老師演的不行,事實上,這些作品質量還是有的,跟那些真正的爛片有區別,張頌文老師的表演依然很值得一看,值得學習的。
但這些作品看起來,很難像《隱秘的角落》或者《漫長的季節》那樣,讓楊逸覺得很上頭,熬夜都想把它們看完。
楊逸現在選作品,不能只想它的藝術性,必須要考慮觀眾能不能接受。
太過晦澀難懂,或者缺少敘事節奏感的作品,它們的收視率或者票房也是可以預見的。
所以,楊逸雖然有將那些能夠看得下去的作品認真地看了一遍,但並沒有像《漫長的季節》一樣,將其列入了自己的備選作品名單裡。
今天還是繼續看張頌文老師的作品,做人不能三心二意,等把張頌文老師的作品刷完,再去找別人的。
楊逸翻了一會兒,忽然看到了一部被標記著的電視劇。
頭一回看到這個兩字的片名時候,楊逸是直接把它跳過去的,因為光是看片名,他就覺得這並不是一個有意思的作品,大機率還是看不下去。
誰知道,他跳過去之後看的作品,有的名字還很吸引人,結果看起來也就只有名字有吸引力
今天怎麼又看到了它了?
是去看別的作品,還是看一看它?
楊逸猶豫了一下,還是將其從架子上抽了出來。
還是挨個兒刷一遍吧,別到時候花了好大的功夫去篩選這些作品,結果還是有漏網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