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未滿十二,是關中之主

第1章 001劉義真:我阻止了一場內亂

東晉義熙十四年(418年),正月十五。

龍驤將軍沈田子退守劉回堡(咸陽興平縣東南)多日,可算等來了徵虜將軍王鎮惡、寧朔將軍傅弘之的援兵,三人各立營寨。

傍晚,沈田子遣使邀請王鎮惡前往傅弘之的軍營議事。

三人之中,以王鎮惡的地位最高,在安西將軍劉義真尚且年幼,並不掌控實權的情況下,王鎮惡實際便是東晉在關中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

按理來說,真要議事,也得是王鎮惡升帳聚將,沈田子、傅弘之帶著親信前來。

但王鎮惡與沈田子關係不睦,勢同水火,王鎮惡不願去沈田子的營寨,沈田子也不肯來王鎮惡的帥帳,而胡夏先鋒已至渭陽,大敵當前,三位將領必須碰一碰頭。

因此,只能前往傅弘之的軍營。

王鎮惡並未多想,應允此事後便準備出發,但三弟王康聞訊趕來勸阻道:“阿兄,軍中謠言甚囂塵上,不可輕離營寨,以防不測。”

王康並非危言聳聽,也不知從何時起,晉軍內部就流傳著王鎮惡即將作亂的訊息,稱他要殺盡南方將士,送走劉義真,自立為關中之主。

王鎮惡也有耳聞,對此,他並沒有太過在意。

自己一心一意想當劉裕的開國功臣,北伐後秦之前,還曾提醒尚書僕射劉穆之:我們寄託風雲,承蒙主公提拔,此戰不克咸陽,誓不班師,三秦既定,而主公的九錫不至,便是你的罪責。

王鎮惡清楚劉裕早晚要篡位,並盼著劉裕早日踏出那一步,這樣他才能加官進爵。

一旦劉裕稱帝建國,憑著王鎮惡的功勳,少不得一個公侯之賞。

況且,不說他的妻兒都在彭城(江蘇徐州),如今胡夏天王赫連勃勃興兵犯境,王鎮惡若是屠盡沈田子、傅弘之的一萬精銳,僅憑自己麾下數萬由後秦降卒整編而來的新軍,根本抵禦不了胡夏的虎狼之師。

這種情況下,王鎮惡怎麼可能佔據關中自立。

“我既答應了沈田子,此時退縮,恐遭恥笑,況且我若不去,落在沈、傅二人眼中,以為是我心虛,真有非分之想,為兄問心無愧,沈田子豈敢害我,今日赴會,正可藉機澄清謠言。”

王鎮惡不相信沈田子、傅弘之敢害他的性命,一條捕風捉影的謠言而已,說不定就是夏賊所為。

如果他們彼此防備,不能同心,又如何能夠擊退強虜。

“阿兄坦直曠蕩,但人心險惡,不得不防。”

王康還要再勸,可王鎮惡已經打定了主意:“我意已決,三弟勿需多言,你若憂心內亂,自可留守營寨,我與其餘兄弟同往。”

王鎮惡牢牢控制著這支新軍,軍中將校多為其親族,除三弟王康外,還有王鎮惡之兄王基,弟王鴻、王遵、王深,堂弟王昭、王朗、王弘。

王氏兄弟中,只有四弟王憲不在關中,他幼年時,因前秦分崩離析而流落河北,如今仕於北魏,因為是前秦丞相王猛之孫的緣故,受到北魏兩任皇帝拓跋珪、拓跋嗣的厚遇,如今執掌門下省。

王康見勸不動二哥,也沒有在衝動之下要與王鎮惡同行,只是深深一禮,選擇留在了軍營。

王鎮惡不以為意,他真不覺得此行會有危險。

傅弘之正在營門外與沈田子迎候王鎮惡,然而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任誰看了都知道傅弘之心裡有鬼,到時候又怎能瞞過王鎮惡。

沈田子無奈,只得揮手讓親隨走遠些,輕聲安撫他:“仲度,如今王鎮惡欲反,我等奉令殺他,有功無罪,何故遲疑。”

劉裕離開長安前,曾私底下勉勵沈田子,如果王鎮惡膽敢作亂,就讓他效仿衛瓘擒殺鍾會、姜維之舉,所以沈田子認為自己是奉劉裕之令行事,故而無所畏懼。

但他們今天要殺的王鎮惡可不是什麼無名小卒,攻劉毅、滅後秦,王鎮惡都是首功,堪稱劉裕麾下第一大將。

今日決定誘殺他,事到臨頭,傅弘之難免會有壓力:“軍中雖有流言,但王鎮惡的逆跡尚未彰顯,我等今日先發制人,若此人真有異心,殺之亦無不可,否則,便是殘害忠良,弘之還有何顏面再見主公。”

但沈田子決心已定:“若是放任王鎮惡作亂,失了關中,你我可是罪人,更無顏面再回江南,殺王鎮惡者,沈某,若有罪責,我一人承擔。”

此時,沈田子的族人沈敬仁早已藏身在了傅弘之的帥帳,就等著把王鎮惡騙入帳中,便可動手殺他。

傅弘之之所以躊躇,不過是擔心劉裕事後怪罪罷了,說到底,他們並沒有實際證據證明王鎮惡將要作亂。

如今沈田子聲稱會擔下責任,傅弘之終於放下了心裡負擔,畢竟他也同樣厭惡王鎮惡。

去年王鎮惡乘船由黃河入渭水,繞過後秦佈置在前線的主力,冒險奇襲長安,一舉破城,逼降後秦皇帝姚泓,功莫大焉。

但王鎮惡貪掠成性,私自搶掠後秦府庫,幾乎將府庫搬空,就連姚泓御輦上的金銀之物都讓他給剔了,事後,劉裕因其功大,不予追究。

可諸將追隨劉裕北伐,不就圖個名與利,結果好處全讓王鎮惡一個人得了,又有誰不眼紅。

不多時,王鎮惡在其兄弟與親衛的簇擁下行至轅門。

傅弘之上前見禮,而沈田子卻一動不動,只是敷衍地拱了拱手,似乎還在為數日前的事情而懷恨在心。

原來,起初聽聞胡夏興兵犯境,王鎮惡派遣沈田子迎擊來犯之敵,但沈田子兵僅五千,而賊勢浩大,僅先鋒就有二萬騎兵,沈田子只得退往劉回堡,遣使向王鎮惡求援。

王鎮惡逮到機會,當著信使的面,公然譏諷沈田子,他對長史王修說:主公將十歲小兒託付給我們,我們就應當共盡心力,如今沈田子手握重兵,卻畏敵不前,何時才能削平強虜!

信使將此事回稟沈田子,這才讓他在極度憤怒之下對王鎮惡起了殺心。

但王鎮惡不知道這一點,此刻見沈田子將不滿掛在臉上,而不是藏在心裡,反倒是鬆懈下來,心道:三弟杞人憂天,我與沈田子雖不睦,但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眼下大敵當前,又怎會同室操戈。

這般想著,王鎮惡笑道:“讓二位久等了。”

沈田子沒給他好臉色,對傅弘之道:“閒話少敘,仲度,速速引我二人入營。”

傅弘之看了一眼王鎮惡,見他頷首應允,於是領著二人走向帥帳。

及至帳前,沈田子提議道:“今夜軍議,是為討論敵情,共商破敵之策,此乃機密,當求謹慎,不如我等屏退左右,隻身入帳,以免洩露軍機。”

常言道,事以密成。

王鎮惡對此並無異議:“也好。”

傅弘之自然也是欣然答應,他與沈田子短暫地眼神交匯,二人心中暗喜。

沒想到事情進展這麼順利,今晚王鎮惡必死無疑。

王鎮惡渾然不覺,正要與沈、傅入帳,卻聽見身後喧鬧,轉身望去,一名少年前呼後擁地闖進軍營,軍中將士聽得他的名號,竟然無人上前阻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