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晉軍也有六萬五千將士,哪怕渭北豪強坐觀成敗,晉夏雙方的會戰兵力也相差無幾。
誠然,晉軍之中存在飛騎軍這樣的新兵,但七萬夏軍也不可能全部都是精銳。
“說得好!”劉義真站起身道:“我意已決,明日起,遣人在寡婦渡搭設浮橋,三日後,北渡渭水。”
如今渭水高漲,適合搭設浮橋的地方不多,寡婦渡便是其中之一。
說罷,劉義真看向王鎮惡:“王司馬,劉回堡三萬將士能否趕上?”
王鎮惡正色道:“必定如期而至!”
劉義真又掃過沈田子、傅弘之、段宏:“三位可願隨我北上?”
沈田子、傅弘之此前反對過河,是認為據河堅守的勝算更大,但在聽了劉義真的作戰計劃後,其實已經動心,至於段宏,他一言不發純粹是因為出身異族,行事低調。
如今被劉義真問起,三人聲若洪鐘:“下吏誓死追隨!”
劉義真微笑著點點頭,又看向王修,說道:“此戰,還需王長史留守長安。”
王修見事已至此,只能無奈答應:“下吏遵令。”
杜驥眼看劉義真沒有給自己安排任務,於是主動請纓:“啟稟府主,下吏久居關中,交遊廣闊,願先往渭北,遊說豪強。”
劉義真心中一喜,嘴上卻道:“杜別駕不必以身犯險,只需派遣能言善辯之士,曉以大義即可。”
但杜驥並不覺得此行會有危險,他是去見渭北舊友,又不是見赫連勃勃。
“當日府主尚且以身作餌,下吏又怎會貪生怕死,還請府主成全!”
面對杜驥的堅持,劉義真面露猶豫之色,直到王修出言勸說:“杜別駕忠心難得,府主,不如就準他北上,聯絡渭北豪強。”
劉義真這才鬆口答應:“罷了,就依杜別駕所請。”
杜驥激動道:“下吏領命!”
夜色漸深,眾人相繼離開桂陽公府。
正門外,王鎮惡率先辭行:“諸位,王某先走一步,三日後再會!”
時間緊迫,他還得搭乘馬車,星夜兼程趕回劉回堡。
眾人紛紛與他道別,就連沈田子也道了一句再會。
他們倆的關係目前緩和了許多。
畢竟有了共同的目標,所以暫時放下了成見。
當然,也只是暫時而已,真等劉義真坐穩了世子之位,二人恐怕還有一番爭鬥。
(感謝辰月盈曦獻出的500部曲。)
謝謝大家的打賞、投票、追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