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有人以為赫連璝裝模作樣。
但當他真的獨自駕著車,駛出營門後,群臣的目光都變了,一股敬佩油然而生。
赫連力俟提感慨道:“天王在世時,偏愛酒泉公,如今看來,太子才是純孝之人。”
叱以韃對此深以為然:“有子如此,天王也該含笑九泉了。”
這份孝心,讓眾人為之動容。
叱幹羅引差點沒笑出來,好在還是忍住了。
他當然知道赫連璝為什麼敢孤身出營。
且不說他們之前就與劉義真有了勾結,如今赫連璝是打著贖回其父屍體的名義去見劉義真。
這是孝,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政治正確。
劉義真就算要翻臉,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加害、扣押赫連璝這個大孝子。
當然也不可能跟人解釋,說赫連璝與他暗通,根本就不是孝子。
否則赫連璝幫了他,他卻對赫連璝出手,便是不義。
正因如此,赫連璝才敢肆無忌憚地出營,他要與劉義真相見,問清楚,對方究竟在打什麼算盤,以前的約定還算不算數。
同時,赫連璝也發現大臣們對於擁立自己一事並不上心,所以一方面打造自己的孝子人設,另一方面,他確實需要劉義真的支援,助他登上大夏天王之位。
“來者何人!”一騎越眾而出,攔在赫連璝的馬車前,喝問道。
“大夏太子赫連璝,特來求回亡父遺骸。”
騎士當然聽過赫連璝的名頭,只是不清楚他為何敢孤身出營。
“且等著。”
騎士回到軍陣後方,將事情稟明劉義真,劉義真詫異不已。
他進逼夏軍營寨,就是為了給胡夏群臣壓力。
只有在面對外部壓力時,內部才能團結一致。
赫連璝也才會在危急存亡之刻,被眾人擁立為天王,主持大局。
只不過,劉義真並沒想到赫連璝還能打著贖回亡父的幌子出營。
當然,今後他們就是合作者了,赫連璝能夠長點腦子,也是一件好事。
隔著一座轅門,胡夏群臣眼見赫連璝被帶入了晉軍陣中,不見了身影,無不祈盼著他能夠平安歸來。
赫連璝渾然不覺,他來到軍陣後方,見眾人簇擁著一名十一二歲的少年,心知此人必是劉義真。
“敢問可是桂陽公當面?”
“正是。”劉義真微微頷首,指著一旁赫連勃勃的遺體道:“聽說赫連兄此行是為了討要令尊的骸骨,如今令尊隕於我手,赫連兄不會因此心生怨恨吧?”
赫連璝露出了笑容,完全不像一個喪父之人:“這正是我想要看到的,老賊死不足惜!”
王鎮惡等人聞言,無不面露鄙夷。
“不錯!赫連勃勃罔顧兄弟之約,我亦深恨之。”劉義真卻在叫好,他目光炯炯地看著赫連璝:“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老賊背信棄義,今日落得如此下場,純屬咎由自取!惟願與君共鑑之。”
赫連璝終於確認了劉義真的立場,此前的約定依然有效,赫連璝大喜:“桂陽公斬殺老賊,於我有活命之恩,倘若桂陽公不忘舊諾,仍願與我結為兄弟,赫連璝又怎敢生出異心。”
“好!明日我將在涇水之畔設下祭壇,由雙方將士共同見證,與赫連兄歃血為盟!”劉義真欣喜不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