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近來有一則謠言流傳甚廣,倒不是王買德的遺言,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
而是在傳劉裕偏寵劉義真之母孫夫人,有意立她為正妻。
證據是這些時日,劉裕總是帶著孫夫人出席宴會,而劉義真在關中又有耀眼的表現,似乎豫章公府正妻之位空懸多年後,如今終於要有主了。
但熟知內情的都知道這是無稽之談。
且不說劉裕對結髮妻子的深厚感情,孫夫人能夠在人前風光,完全是劉裕想要放出易儲的訊號。
劉義真的功勞越大,孫夫人距離正妻之位也就越遠。
因為這關係到二人究竟是子憑母貴,還是母以子榮的問題。
如果劉義真因為孫夫人被立為正妻,從而確立了世子之位,那就是子憑母貴,等劉裕百年之後,孫夫人當上太后,就會獲得很大的話語權。
反之,劉義真是因為自己的功勞被立為世子,孫夫人未來當上太后,便是母以子榮,話語權就會小很多,甚至幾乎沒有。
夫妻多年,劉裕很瞭解孫夫人,就不是那種聰慧賢明,有能力匡扶兒子的母親。
給她權力,將來指不定因為她的愚蠢,會給劉義真添亂。
無論是為了國事,還是不忘髮妻,劉裕都不可能再立一個正妻。
但孫夫人聽了流言,竟然信以為真,還曾試探劉裕,遭到劉裕的責罵。
這幾天心裡正苦悶著,孫夫人卻在今天突然聽說了劉義真的訊息。
一名婢女火急火燎地趕來報喜:“夫人!涇水大捷,九天前,桂陽公大破夏虜,斬首賊酋,太尉派人回府,吩咐後廚準備酒宴,今晚要大會文武,還讓夫人陪同出席!”
這些人習慣捧高踩低,如今劉裕徹底疏遠了劉義符的生母張夫人,誰又看不出來他對兩個兒子的態度區別。
所以孫夫人的院落中,總是不缺少阿諛奉承之輩,而張夫人則是一副門前冷落的景象。
孫夫人聽說訊息,心裡的那點苦悶也隨之煙消雲散。
她眉開眼笑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對一眾婢女顯擺道:“你們說,我怎麼就生了一個這麼出眾的兒子。”
捱了劉裕的責罵後,孫夫人也清醒了,劉裕對她好,不是與她感情深,而是她的兒子特別爭氣。
婢女們心底羨慕,恭維的話也跟不要錢似的往外冒。
孫夫人心裡歡喜,賞了她們一些財物。
當然,跟這些婢女炫耀,不能讓孫夫人過癮,她得往張夫人的院落裡走一遭,去看看因為兒子,這麼多年來一直跟自己暗暗較勁的好姐妹。
太尉府。
劉裕自從聽說捷報後,臉上的笑容就一直沒有消失過。
赫連勃勃的死,確實讓他出了一口惡氣。
當初劉裕入長安,因為將士遠征,兵馬疲憊,不堪再戰,只能派遣使者,主動與赫連勃勃議和。
甚至不得不故意示弱,說自己不如赫連勃勃。
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屈辱,落在一些不知道晉軍情況的愚夫眼中,還真以為他劉寄奴怕了赫連勃勃呢。
如今,赫連勃勃死了,死在劉裕兒子的手上。
一個連他兒子都比不上的人,也配稱是他劉裕的對手?
可想而知,劉裕心中是何等的快意。
尤其是在捷報中知曉了這一戰的前因後果,知道是赫連璝出賣了赫連勃勃,才能讓劉義真順利實施斬首計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