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未滿十二,是關中之主

第37章 037桂陽公之德

“當然是真的!”荔非靈越笑道:“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人認識鶉觚縣(甘肅靈臺縣邵寨原)的侯力建。”

“侯力家的三郎?”

“對!就是他,侯力健追擊潰兵的時候,不慎讓人砍了條胳膊,如今在家養傷,往後每年都會有養濟院的人往他家送糧送布。”

荔非靈越話音剛落,夫蒙何素笑道:“不僅如此,桂陽公準備在長安開辦公學,陣亡將士的子嗣皆可跟著公學裡的先生、教習們讀書習武,像侯力健這種落下殘疾的,也可以推薦一人入學,不過,據傳聞說他還因為這件事與父母爭吵過。”

“這是何故?”

夫蒙何淵解釋道:“侯力健只有一子,尚在襁褓,父母就想讓侯力健舉薦年長的侄兒入學,侯力健不從,非得給自家小子留著。”

荔非靈越忍不住吐槽:“誰不知道入了公學,將來自有一份前程,這個名額是侯力健用自己一條胳膊換來的,當然要留給兒子,要是我遇到了這種事情,我也不答應!”

在場之人深有同感,侄子再親,終究也是別人的兒子,哪能比得上自己的親骨肉。

大家還在聊侯力健呢,突然有人一跺腳,氣急敗壞道:“小婢養的赫連勃勃,怎麼還不南下!”

眾人鬨笑。

怯戰?厭戰?不存在的。

立功有重賞,傷殘有保障,遺孤有前程,只要做到這三點,軍士自會聞戰而喜。

劉義真當然知道此舉會對財政造成巨大的壓力,但他沒得選,必須激勵將士打贏這一仗。

當然,效果也是顯著的,當這七千騎卒回到劉回堡,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如實相告以後,留守的二萬三千將士已然歸心。

自此,王鎮惡的三萬新軍算是脫胎換骨。

他們再也不是一群心思各異的降卒,這是一支不缺戰爭歷練,又被提振起了心氣的精銳。

不久,王鎮惡帶著兄弟們巡營,發現將士們士氣高昂。

王鎮惡戲謔道:“弟不過離營數日,留守將士竟有如此面貌,阿兄御軍有道,弟當稟明桂陽公,為阿兄表功。”

王基卻有自知之明,他感慨道:“此非為兄之功,實賴桂陽公之德。”

王鎮惡當天就派哨騎快馬返回長安,向劉義真回稟劉回堡大營的情況。

夜間,劉義真便知曉了留守將士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哪怕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喜不自勝。

如今麾下眾志成城,他又何懼赫連勃勃。

與此同時,赫連璝正向叱幹羅引抱怨:“自古以來,天子親征,都會留太子監國,如今父王命我隨軍南下,卻讓赫連倫留守安定,分明是擔心我在他走後,趁機佔據安定叛亂,所以把我帶在身邊。”

經過三天的軍事準備,赫連勃勃調集了大批糧草、牲畜,明日就將督率七萬步騎南下,他對兩個兒子做出的安排,卻讓赫連璝為此寒心。

叱幹羅引寬慰道:“大軍在外,王駕若有閃失,眾將士必定擁立太子為天王,屆時太子回師,只憑赫連倫的弱兵,又如何能夠阻擋。”

赫連璝也想到了這一點,他沉聲道:“但願如此。”

追讀又漲了100多,感謝大家的支援與投票。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