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隊伍走近,劉義隆領著文武快步上前:“孩兒拜見父親。”
“臣拜見太尉。”
劉裕略顯憔悴,頷首道:“有勞諸位迎候,天色不早了,入城吧。”
他擔憂劉義真的安危,實在沒有興致慰問劉義隆及其麾下文武。
劉義隆連忙退到一旁,當劉裕的車駕越過了他,劉義隆忍不住想道:如果此刻是我在前線,父親是否也會擔心?
一念及此,劉義隆暗自苦笑,這個問題不會有答案,他三歲時,母親就被賜死,因為不受父親寵愛,一直活得謹小慎微,絕不會像二哥這樣冒失。
劉裕回到豫章公府,妾室們都在府門前迎接他。
劉裕的髮妻臧愛親病逝已有十年,他們夫妻感情深厚,劉裕沒有再立正妻,如今府上最尊榮的兩位婦人,其一是世子劉義符之母張夫人,其二是劉義真之母孫夫人。
母憑子貴的說法,正是應在了二人身上。
當然,最受寵的並非是她們,而是劉裕從長安帶回來的姚夫人。
姚夫人二八年華,出自後秦皇族,是姚興的堂侄女。
劉裕殺光了她的親族,按理來說,不應該把這樣一個女人留在身邊,但姚夫人實在太美了,饒是劉裕,也過不了這道美人關,於是將她納為側室。
歸途中,因為寵幸姚夫人,甚至耽誤了不少正事。
劉裕今日回府,張夫人與孫夫人自然見到了那位姚夫人。
孫夫人暗自慶幸:‘此女雖然年輕,但媚骨天成,果真絕色,難怪夫君為她著迷,不過,好在夫君將她帶回了彭城,若是任其留在長安,吾兒必會被她的美色所惑。’
張夫人也在心底唸叨:‘吾兒若歸彭城,不可讓他見此女。’
就連劉裕這種心志堅定的英雄人物,尚且都能為姚夫人荒廢正事,又何況是劉義符、劉義真兄弟,二人的母親可不認為他們能夠把持得住。
兒子私通庶母可不是什麼新鮮事。
有時候當爹的為了自己的臉面,兒子的名聲,甚至不得不選擇忍氣吞聲。
譬如高王。
劉裕不清楚二位夫人在心裡嘀咕些什麼,被眾人迎進門後,劉裕沒有向劉義真的生母孫夫人提起劉義真的情況。
就算讓孫夫人知道,也濟不得事,只會在自己面前哭鬧,惹人心煩。
回到書房,劉裕看著關中輿圖上所標識的劉回堡,嘆道:“車士(劉義真),你可得逢凶化吉,千萬不能有事。”
有道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劉裕看待劉義真亦是如此。
旁人覺得劉義真私自跑去前線,行事太過冒失。
但在劉裕看來,劉義真肯定是想要為父分憂,所以才在大敵壓境之時,不顧個人安危前往劉回堡,這分明是孝順與勇敢的表現。
既然怪不到劉義真的頭上,自然就怨恨起了王修。
劉裕憤恨道:“王修無能,枉費我將車士託付給他!此番車士如果無事,也就罷了,若有不測,我必殺之,以洩心頭之恨!”
下一章在晚上8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