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稱帝以後,立劉義符為太子,謝晦就曾提醒他:陛下年事已高,應該考慮如何讓基業長存,帝位至關重要,不能交給沒有才能的人。
‘沒有才能的人’,就是謝晦對劉義符的評價,而劉裕也預設了這一說法。
這些劉裕的重臣們清楚他對次子的喜愛,以及他對世子的不滿。
如今劉義真異軍突起,也就意味著儲君之爭懸念再起,劉義符的世子之位不再穩固。
他們反正緊跟劉裕,同朱齡石、朱超石兄弟一樣,劉裕指誰,這些人就支援誰,不管最後是誰贏了,都不能把他們這群‘先帝’老臣一腳踹開。
眼下聽說劉義真在關中有著出彩的表現,劉裕的這群心腹又如何不高興。
劉裕更是比自己打了勝仗還要開心,當即傳令,要在府邸設宴,與群臣同慶。
當劉裕的目光落在謝晦身上時,他想到了一位故人,便是兩年前去世的尚書左僕射謝景仁。
謝景仁是謝晦的堂叔父,出自陳郡謝氏,他本名謝裕,因為與劉裕同名而以字行於世,祖父是名相謝安的二哥謝據。
劉裕非常敬重謝景仁,早年間,劉裕還只是撫軍大將軍桓脩帳下的中兵參軍,一次拜謁謝景仁,二人相談甚歡,謝景仁留他用膳。
期間,生性急躁的桓楚皇帝桓玄數次傳召謝景仁,但謝景仁置之不理,劉裕很有眼色,數次請辭,但謝景仁還是不許,直到陪著劉裕吃完了飯,這才不慌不忙前去面聖。
劉裕因此大受感動,在掌權後,對謝景仁器重有加。
不過,劉裕今天想到他,並非思念故友,而是惦記起了謝景仁的嫡女。
古人有守孝三年的說法,如今兩年過去了,謝景仁的嫡女明年就可以談婚論嫁,劉裕有意招她做兒媳。
這位兒媳自然是許給劉義真的。
劉義符已經定了琅琊王司馬德文之女,只不過還未成婚。
至於劉義隆.高門貴女不是他能夠攀附的。
這話聽起來匪夷所思,劉義隆身為權臣之子,難道配不上王、謝兩家的女子?
但在原時空中,確實如此。
莫說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就連陽夏袁氏的嫡女他都娶不到。
劉義隆的正妻名叫袁齊媯,出自陽夏袁氏,生母身份卑微,應是袁湛的外室,袁齊媯直到六歲才被父親領回家。
等到袁齊媯出嫁時,早已家道中落。
哪怕後來袁齊媯當了皇后,因為孃家貧困,還時常向劉義隆求取錢財,接濟母親、兄弟。
婚姻,講究的是門當戶對。
劉裕給劉義隆安排這麼一樁婚事,是真的沒把他當親兒子看待。
入夜,酒宴上,眾人歡聲笑語,都在向劉裕道賀。
當然,也有人不高興,便是劉義符的生母張夫人。
聽到了前院的熱鬧,張夫人心中咒罵:劉義真如何有這份膽量,他怎麼不死在長安!
隨即張夫人又想到了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對三人更是恨得牙癢癢。
如果不是他們竭力輔佐,劉義真哪能出這麼大的風頭。
張夫人面朝建康方向,暗自著急:兒呀,你可不能讓劉義真給比下去。
(感謝天啊屋子獻出的100部曲)
下一章在下午六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