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們這群二五仔只怕誰也想不到,今晚設宴款待他們的胡夏太子,才是那個最大的二五仔。
竇明在帳外聽見馬晟、班峻等人聲音時,早就有心理準備,如今在赫連璝的宴席上撞見他們,倒也沒有表現出驚訝,他恭敬行禮道:“扶風竇明,拜見太子殿下。”
“孤久聞竇氏之名,竇郎可是竇冠軍之後?”赫連璝問道。
竇冠軍便是東漢冠軍侯竇憲,他率軍北擊匈奴,出塞三千里,一舉擊潰北匈奴,在燕然山(蒙古國杭愛山)刻石記功。
胡人素重英雄,赫連璝雖是匈奴人,但祖上是依附於漢朝的南匈奴,被賜姓劉,直到赫連勃勃建立夏國,才改了姓。
竇明聽人提起竇冠軍之名,習慣性地挺起了胸膛,自豪道:“正是先祖。”
赫連璝大喜:“今日得見竇郎,可知竇冠軍之風采。”
不得不說,赫連璝打仗的水平不怎麼樣,先是在五丈原(陝西岐山)敗於仇池國之手,後又在寡婦渡敗於劉義真之謀。
但他待人接物的水平還是有的。
只不過,赫連勃勃選擇繼承人,可不會看太子是否禮賢下士,兩場敗仗,完全耗盡了赫連勃勃對赫連璝的耐心。
或者說,早在五丈原之敗後,赫連勃勃就已經不再待見這個嫡長子。
此前赫連勃勃許他督率先鋒,直趨長安,不過是給赫連璝的最後機會。
原時空中,赫連璝的表現可以說是又香又臭,香的地方在於赫連璝能夠及時轉變策略,在晉軍主動撤退後,輕易佔據了關中,並且追擊的時候,俘斬甚眾。
臭的點在於赫連璝之所以轉變策略,是他真的打不過內訌後的晉軍。
這讓赫連勃勃徹底失望,只不過赫連璝憑著奪取關中的功勞,赫連勃勃一時不能動他,直至病重將死之際,哪怕赫連璝坐擁七萬將士,鎮守長安,赫連勃勃也要冒險易儲,最終引發內亂。
於赫連勃勃而言,江山社稷,不能交給一個屢戰屢敗的太子。
赫連璝卻想不明白這一點,只以為是赫連勃勃偏心,當然,就算能夠想明白,他也不會理解父親的決定。
如今看著酒宴上滿座計程車族子弟,赫連璝覺得自己與劉義真聯絡的重任,就落在了這些人的身上。
但問題是,應該如何說服渭北士人,讓他們暗中為自己奔走、聯絡劉義真。
這些人又會不會向赫連老賊告密。
赫連璝雖然領了撫慰渭北士人的差遣,但並不知道哪些人可以相信,只能慢慢觀察。
畢竟,他是要與劉義真做交易,談條件,不是白白賣了赫連勃勃。
酒過三巡,眾人皆已盡興,赫連璝已經讓人為他們安排了寢帳。
馬晟、班峻、竇明等人擔心隔牆有耳,彼此心照不宣,沒有過多的交流。
不過,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希望爭取赫連璝的信任,從而探知胡夏機密。
(感謝觀察的先知獻出的300部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