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惡無法反駁劉義真,只得提醒道:“是否應該詢問長史的看法。”
如何養兵,其實不需要王鎮惡費心,該頭疼的是王修。
雖說渭南士族捐獻了糧食、布匹,劉裕也大機率會調撥一筆財貨,但劉義真擴編五千飛騎軍帶來的財政壓力太大了,此舉必會遭到王修的反對。
劉義真深知這一點,承諾道:“飛騎軍的用度無需從公府取用,由我自行解決。”
只要能夠擊敗赫連勃勃,一切都會好起來。
王鎮惡見狀,沒有再反對,轉而問道:“府主欲以何人統領飛騎軍?”
劉義真沉吟片刻,說道:“飛騎軍新建,難當大任,暫且交由傅司馬,與鮮卑騎卒一同操訓。”
飛騎軍雖然名號叫得響亮,但到底只是新兵,打硬仗的話,就現階段來說,劉義真根本指望不上他們。
頂多跟在鮮卑精騎後面,打一打追亡逐北的順風仗。
王鎮惡身為安西司馬,執掌關中軍務,根本就沒有精力練兵,而且劉義真也說了,只是將飛騎軍暫且交給傅弘之,所以他並無異議。
至於組建飛騎軍所需要的軍馬、甲仗,自有寡婦渡之戰的繳獲取用。
王鎮惡、傅弘之共計繳獲各類軍馬一萬三千匹,其中,戰馬不下五千,而沈田子也跟在後面撿了許多甲冑、兵器,雖然大多為輕甲,但足以武裝五千騎兵。
大不了讓他們兩人共用一匹馱馬,反正劉義真對飛騎軍的定位也只是輕騎兵,而非重騎兵。
劉義真交待了事情,便與王鎮惡道別。
這次投軍的人數太多,魚龍混雜,況且募兵一事,有王鎮惡操辦,不需要劉義真親自出面,等到成軍的時候再來檢閱將士也不遲。
與此同時,各家部曲也自備刀馬弓矢,押送捐獻的糧、布,向著長安進發。
段宏今日在長安城外新設一座營寨,等到交接了糧、布,各家的部曲也都將在此集結。
劉義真沒有回府,而是直奔段宏的營寨,等著義從軍的兒郎們入營。
“王將軍回來了!”
當王鎮惡現身的那一刻,不知是誰最先喊了一句,隨即,所有前來投軍的安定人全都沸騰了。
“王將軍,我父親被夏賊所殺,我要從軍為他報仇!”
“不錯!我們安定人與夏賊有著深仇大恨,王將軍,收下我們吧,上了戰場,我們一定死戰不退!”
“王將軍”
一聲聲情真意切的呼喊,就連王鎮惡都不由為之動容,他大聲喊道:“諸位盛情難卻,但是,兵在精,不在多,王某不可能將你們全部收下,只能擇優而錄。”
說罷,當即命人在轅門外開設徵兵處。
五千飛騎軍的選拔標準倒是簡單,把馬牽來,讓人騎著跑一跑,如果騎術過關,而且能在馬上拉滿騎弓,便可入選。
至於八百四十個空缺中,有一百二十六人是騎兵,選拔的標準同樣不高,而剩餘的都是步兵,就必須按照劉義真的吩咐,嚴格挑選精壯。
夫蒙禎躊躇滿志,想要上陣殺敵,但他年紀太大了,如果競爭小的話或許還有機會。
如今光是聚在營門外就有上萬人,更別提,劉義真還讓王鎮惡發布募兵告示,到時候來應募的只怕更多。
一名年輕人見夫蒙禎滿臉的皺紋,鬢間已有白髮,忍不住勸說道:“老丈,莫不是想著送了這條性命,給兒孫換一個前程?我看呀,你老還是回去頤養天年吧,上陣殺敵這種事,自有我等青壯為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